周紅萍
【摘 要】高三階段的復習能夠幫助學生將知識點串聯(lián)、梳理,連接成為知識網,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對他們靈活的應對高考題目并獲得高分是十分關鍵的。就歷史復習來說,其知識點的理論性較強,內容繁雜,更需要找到一種科學的復習方法。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開展復習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本文就對其開展意義和具體的實施方法開展了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高三 歷史復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熱門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采用這樣的復習模式能夠讓學生之前相互查漏補缺,相對于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或學生自主復習來說,更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當然,在學生小組合作復習的過程中也不能缺席了教師的指導,需要科學的規(guī)劃合作復習的任務,制定有效的方法。
一、在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首先,小組合作能力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分工協(xié)作的能力。這對于學生步入大學后的自主學習將會產生積極影響。其次,合作學習突顯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相對于教師帶領復習來說,更能讓他們全身心的參與其中,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復習的效果也會更佳。另外,教師帶領學生復習難免會出現(xiàn)“炒舊飯”的現(xiàn)象,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共同思考,常會迸發(fā)出許多新的想法和更高效的復習方法,有利于始終保持學生的興趣。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在歷史復習中的合理應用是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
我在帶領學生復習過程中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中有6至8名學生,并且都是由基礎各不相同的學生組合而成,讓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擔當該組的排頭兵,在組中起榜樣的作用。同時,讓敢于發(fā)言和有責任心的學生擔任該組的小組長。至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讓該生擔任小組記錄員的角色。這樣的安排,照顧到了基礎薄弱的學生,也發(fā)揮了團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基礎不同的學生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帶動基礎一般或欠缺的學生,從達到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學習的前期準備
1.合理分組
分組的合理性關乎到合作復習的有效性,是實施小組合作復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靈活地采用多種分組方式,如將一些學習能力較強和較弱的學生混合搭配,分入同組,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相互帶動。也可以讓處在同一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以便能夠有更多的交流空間,進行思維的碰撞。
2.明確個體責任
在完成分組后,教師還必須為每個組員分配任務,這樣才不會導致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學生不作為的情況出現(xiàn)。同時也要結合小組成員的能力制定出小組復習的終極目標,并最終進行考核。高三復習時間緊、壓力大、任務重、考試多,筆者認為合作學習的單元時間以一個月為宜,并且每一個單元時間為一個階段,制作好考核表和分工表,以便記錄。
三、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
1.做好對小組的監(jiān)督和指導
課堂上,在組織小組合作復習時,教師除了要精心設計好的每一個學習任務外,還要發(fā)揮因勢利導的作用組織好小組合作復習。在課堂中,教師還要考慮這些問題。比如了解各小組學習任務的分工是否合理、合作方式是否得當,各組成員是否真正在討論當中,討論是否有的放矢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深人各組,確保小組合作討論活動順利進行,達到教學目標。
2.制定完善的合作學習復習機制
首先,同桌互講第一輪復習資料的“主干知識梳理”的知識點或是上新課時的課堂筆記,目標是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互講時間根據內容的多少而靈活制定,一般為3-7分鐘,時間的控制也很關鍵,應根據學生互講的進度而隨時調整,這樣才能有效地節(jié)約時間或保證互講的效果。其次,教師通過多人次的提問來檢測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成果。一般學生都很關心自己和本小組的榮譽,都能認真地講給同桌聽或很認真地聽同桌講,甚至在聽或講的過程中為了理解和鞏固知識而相互提問題,這對強化知識的記憶是非常有效的。第三,如果是試題解析,小組內先自行討論,很多問題可以在學生自己相互解讀中解決,這比單一由老師講解效果還要好。而教師檢測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后要及時地點評和表揚,以激勵學生不斷自主合作學習。
例如,高三第一輪復習課“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中的基礎知識點: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背景、表現(xiàn)和意義。老師設定6分鐘的時間,同桌兩人相互講解知識點。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來鞏固知識點,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可以通過讀知識點的方式來相互鞏固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解釋或質疑知識點,然后同桌兩人共同尋找答案。最后由老師對基礎知識中的一些重難點進行精講。這種互相學習的過程,既有趣又很好地解決了基礎知識的鞏固問題。
3.制定獎勵機制
學習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tǒng)必然離不開評價教學評價,這也是是檢驗教學質量并使教學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可以達到以評促學習的目的。分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形式有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同時,高三的學生面臨畢業(yè),特別是日益迫近的高考,導致他們的思想、心理、行為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教師有必要結合高三學生的特點,制定獎勵機制。在此,筆者主要談談自已使用的精神鼓勵機制和物質獎勵機制。當某些小組解決問題非常高效時,我都會買些筆記本或鋼筆進行獎勵。而且筆記本上加蓋了學校的印章,上面印有鮮紅的“獎”字,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進精神。
四、結語
總之,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第一輪的歷史復習中應注重幫助學生梳理、夯實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的提升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復習技巧和習慣,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
參考文獻
[1]謝建偉.淺談分組合作學習在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中的應用[J]讀書文摘,2014(24):171—171.
[2]張學兵.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三歷史第一輪復習中的運用[J]中學史政地:教學指導版,2017(6).
[3]陳智穎.有效教育小組合作學習法在高中歷史復習課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6):121—122.
[4]康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7(1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