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艷
【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有效地推動了中學音樂課程的資源開發,同時也加大了民歌教學的開發力度。本文將以客家山歌為主,就中學音樂課堂對客家山歌的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音樂課堂,主要是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的開展,來發展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力與表現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情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文化素養的目的,形成有效教學。
【關鍵詞】客家山歌 中學課堂 音樂教學 有效性
一、客家山歌在中學音樂課程的意義
客家山歌主要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在福建、廣東等客家人居住的地區流行的歌唱形式。這是客家人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客家山歌是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這是一門具有極高開發潛力和價值的藝術。近代不少音樂人通過客家山歌獲得靈感,從而創造的歌曲也多是具有時代氣息和客家風味的,這無疑是傳承和發揚客家山歌的最好方式。
二、如何對客家山歌資源進行合理開發
1.注重對客家山歌的內涵教育
教師通過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增加對民歌的了解,進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學生能夠通過欣賞民歌,樹立起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從學生熟悉的客家民歌進行教學是中學的音樂教材可以參考的一個方面,例如《油桐花開》、《客家本色》等,通過這樣的歌曲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喚醒對過去歲月的了解和認識。
2.注重挖掘客家民歌的時代精神
客家民歌具有豐富的知識內涵、鮮明的時代精神,這不僅適合在校園內傳唱,也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图疑礁柚写碜鳌犊图覀魅恕贰ⅰ肚帏B詞》、《梅江頌》、《什么事情都爭先》等都體現了其鮮明的時代精神。這些歌曲不但知識內涵豐富,還具有時代性強的特點。
三、如何將客家山歌運用在校園
1.拉近客家山歌與學生的距離
近距離的民歌表演迅速地拉近了學生與民歌之間的距離,也將音樂教學的質量大大提高。民歌的教學需要學校和音樂教師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條件,比如更多的開設觀摩課、公開課,讓學生親身體驗客家民歌的風情,或者是邀請民歌歌手、藝人蒞臨課堂表演講學,讓學生體驗到原生態民歌的韻味。
2.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音樂實踐活動
學校應該留意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并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比如惠州地區就曾舉辦過“客家山歌大賽”,這體現出當地對客家文化的重視。在當時,很多學校都派出了參賽隊伍,包括惠州市的惠港中學,惠港中學的學生通過參加這次的比賽活動,讓學生產生了不同于課堂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新鮮感受和全新的體驗,讓學生走出了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增強了全班學生的演唱合作能力和班級凝聚力,對促進和諧友愛的班級團體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參賽學生也受到了充分的藝術以及文化的熏陶,增強了學生對客家山歌的熱愛和學習興趣。中學音樂課程教學不僅需要對原汁原味的山歌資料進行保留,還應該在創作具有時代氣息的新作品方面加大力度。只有通過這種方式,客家山歌才能煥發新時代的氣息,音樂課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更加順利。
四、提高客家山歌在中學音樂課堂中的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中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體現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教師應該采用效果最好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的每分鐘都體現出應有的價值。這就需要教師更加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完善教學的環節,還要備好教材和學情,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整合教材內容,用活教材
1.活用課堂語言
語言技巧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好的教學語言技巧,有助于使課堂氛圍生動活躍,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
首先,教師需要去設計提問,比如說“請大家先欣賞一段曲目,結束后希望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交流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可以結合歌曲的內容、曲調進行分析及表達”或者“這首歌曲讓你產生了什么樣的畫面感呢?為什么?”等問題,通過這種提問方式,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曲目,讓學生一邊思考,一邊聆聽歌曲,以此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防止一些學生思想不集中,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提問方式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設置一系列的情景問題,促使學生參與并積極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問是教師最重要的語言活動,因此設計有趣的提問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教師應該加強啟發式語言的運用。比如說,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說“這首歌曲聽上去雄渾激蕩,讓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大家覺得和之前我們所學過的哪一首歌曲有異曲同工之妙呢?”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并獲得知識。還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通過分組演唱的形式,把全班分成兩個大組,每個大組演唱一遍,或者讓幾個積極主動的學生上臺進行演唱,對于表現更好的大組或者學生進行表揚。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多方面的思考并能夠發表個性化見解,從而提高學生感受力,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最后,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表揚為主,而不是隨意地批評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大膽開口?!氨頁P”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到滿足,能夠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中高效學習。
2.采用電教手段
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出現在了課堂教學,相比于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它能夠讓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教學內容。它能夠多感官以及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掌握課堂知識。課堂的靈活多變,教學設備的不斷變化,教師要學會抓住學生的眼球,音樂的課堂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3.師生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師生間的良好溝通也是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進行的關鍵。因此,教師應更多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換位思考。比如說,教師在教授了一首樂曲之后,通過反復的帶唱和練習,大多數的學生都能夠掌握這首歌曲,可是,往往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音樂基礎薄弱,對音樂的敏感度不高,教師這時不應該對這些學生予以批評和斥責,而是換位思考,諒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向學生詢問他們的難點和薄弱點,了解清楚后,對他們降低一點要求,給這些學生多一些的時間去掌握這首歌曲。這樣一來,不僅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地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激發課堂的活力,形成良性的師生“雙向互動式”課堂。教師要本著師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理念,創設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對于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很有幫助。
4.加強教學的實踐性
音樂教學需要在動、練和唱的結合中去培養學生的樂感,以及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感悟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的目的。比如說,在音樂教學課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用手勢打拍子,或者伴隨音樂隨性舞蹈,讓學生一邊學唱歌一邊動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聯系歌曲的演唱,并在每個小組派出演唱最好的學生,讓他們在講臺上展示自己的歌唱魅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讓學生在唱中學,在唱中練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高效的教學。教師必須對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加以重視,就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感受,體驗音樂情緒所帶來的樂趣,最大化激發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他們活動的積極性。反之,如果教師僅僅用大量的語言講解音樂的曲式結構和情感內涵等枯燥內容,即使講解得再精彩,學生也很難對此產生興趣。
5.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
教學環節需要合理,這樣才能通過音樂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由于通常音樂教師都同時教授多個班級,因此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班級的不同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接受能力來設計區分教學。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在不同的幾個班教授同一課時,對每個班的教學環節做不同的區分調整。比如說對于學習興趣濃厚的班級,教師可以增加畫旋律線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游戲,從而不僅鞏固了一天的學習內容,還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對于樂感較好、表現力較強的班級,教師可以加強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處理,通過提問學生“這首歌曲讓你們有什么樣的音樂感受?”或者“你們覺得這首歌曲表達了演唱者什么樣的心情和態度呢?”通過提問方式引發學生對音樂問題的思考,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審美水平,讓學生在音樂的感受中進步和學習;對于樂感稍弱的班級則采取“紅星評比”、“拍子組詞”等游戲環節,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以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為這一類學生的樂感比較差,所以對音樂的學習自信心也不足,教師不能打擊了這些學生的學習信心。相反,應該對這一類學生多多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有助于他們的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吳越.閩西客家山歌的傳播研究綜述[J].美與時代,2010(6).
[2]高麗琴.談民族風格旋律之繼承與創新[J].北方音樂,2011(6).
[3]楊口.讓多彩旋律在校園遍地開花[J].考試周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