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方式,老師負責教學,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傾囊相授,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學習,出現教與學的明顯割裂,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缺少興奮點。為改變現狀,研究實施導學案教學。
關鍵詞:“導學案”;教學理念;教學設計
反思以前的物理教學,都是沿用的傳統教學方式,老師包辦教學全過程。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艱苦,學生的學習效率卻不能令人滿意,傳統教學的弊端也顯落無余。
認真分析現在的物理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實踐,運用的能力。這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老師一言堂的教學弊端。
再細閱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主要體現為要求學生根據實驗或物理原理來解決問題。突出反映學生的物理素養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的素養和能力培養課堂教學就是主陣地。
針對以上的三個問題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我校物理科展開導學案教學研究,現把我們的導學案跟傳統教案做如下對比。
一、導學案與教案的區別
導學案成為教師導教和給學生導學的結合體。現在的導學案跟傳統教案有幾個不同點:
1.師生角色不同:教案——教師自編自演,學生當觀眾;導學案——教師成導演,學生成為主角演員,共同完成整個學習過程。
2.所抱目的不同:教案——為教師上課準備;導學案——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而準備。
3.產生性質不同:教案——以教師為中心,具有單向性、封閉性;導學案——以學生為中心,具有互動性,開放性。
4.所達效果不同:教案——側重怎樣教、教什么,注重讓學生學會、學懂;導學案——側重學生怎樣學、學什么,注重讓學生會學、能學。
二、導學案發揮出傳統教案不能企及的作用
導學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學習指導,其作用遠大于傳統教案,導學案設置了4個過程:即預習過程、探究過程、展示過程、檢測過程。
1.預習過程,課前學習的預習案——是學生自己或小組同學完成自學課本知識,預習案起到引導、指導學生自學作用。
2.探究過程,課堂教學探討案——以小組形式進行分析討論,讓思維層次不同的學生對知識進行探討,產生思維的共鳴,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解決學生學習缺少興奮點問題。
3.展示過程,課堂探究成果展示——探究結束后每小組推薦成員代表展示小組學習、分析、討論的問題結果,老師再進行點評與指導。
4.檢測過程,課堂達標檢測——導學案中編寫出基礎、達標、提高等類型的題目,對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檢查,了解學生的掌握知識情況。
通過四個環節解決學生對每堂課學什么?怎么學?學會多少?等問題,從而實現導學案教學的課堂高效性。
三、導學案的內容設置,圍繞著學生的學而編制
1.學習目標:學習內容、重點、難點、過程、課內訓練檢測、課后拓展與延伸。
2.學習過程:自學導學、課堂導學。
3.設計目標:目標分為“預習目標、課堂目標、課后目標”,并做到具體、準確。同時從著眼點上進行徹底的改變:①把教案轉化為道導學;②把教學目標改為學習目標;③把教學重難點改為學習重難點,從理念上把教師放到主導作用,學生提升到課堂的主體地位。
4.對學生學習導學:導學案的設計,對知識的解決要具有引導性、興趣性、啟發性、可操作性。
5.對課堂教學設計:根據知識難度、學生的能力著重提高思路、方法、能力,并且要緊扣教材,重點突出,達到突破難點目的。還要預設預習中沒有理解的知識,能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特點。
6.課堂達標訓練:充分體現扣緊課標,突破教學重點,做到精選、精練。訓練內容要以培養雙基為重點,既面向全體學生,又能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保證每個學生的有效性學習。最后有過關訓練檢測題、檢測學生訓練的情況并及時反饋方式,并依據反饋信息來布置課后練習。
7.知識的拓展:這一部分練習我立足于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技巧與能力的拓展題,讓有能力的學生利用自習時間完成或留作家庭作業,使優生有進一步的提高。拓展還注意對知識的梳理、思想和思維的提高性發展。
四、對導學案編寫的要求
1.有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應該具有側重點,能夠做到讓學生一目了然。
2.導學案中必須把難點知識進行解剖,讓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在完成導學案中的解剖問題就能夠對難點知識達到理解或提升到掌握的程度,這是導學案的精華。
3.重視教與學的結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其內容要以符合學生學習的問題為切入點,老師起到點撥、推動的作用。
五、怎樣使導學案起到效果三個要求
1.對學生的要求:①提前一天發放導學案;學生按指導要求預習教材;②解決預習部分題目;③課堂上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
2.對教師自己的要求:①發卷必收,不讓學生漏網;②收卷必改,讓學生看到學習效果;③改卷必評,讓沒有掌握的學生有機會對沒懂的問題再次學習;④評后必補,補充練習題目對少數學生進行幫扶,不讓其掉隊四個環節。
3.有導學案教學效果后記。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導學案內容導學思路、難易度進行評估,并對其中不適合的內容進行調整,以讓導學案真正符合自己學校的學生使用,并有情況記錄。
通過兩屆學生的實踐,讓我們認識到這種難接受只是開始接觸是的階段性反映,當同學們能夠跟著導學案自主自學之后學習的切入點問題就已是不存在的問題。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極大的改善,自主學習能力顯著加強,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學習中的興奮點問題也迎刃而解,學生成績的進步已屬水到渠成之事。導學案教學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全面落實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
作者簡介
郭遠剛(1971.05—),男,漢族,湖南省郴州市人,碩士學歷,研究方向:初中德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