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核心的課程和教學理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和家國情懷。歷史學科中滲透的時空觀念是素養的第一要素,這就要求學生在不同時空框架下理解歷史的變化和連續性、統一和多樣性以及對歷史的合理解釋。因此就如何培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時空觀念進行探討成為時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歷史教學;時空觀念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依托是學科核心素養,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時空觀念”是指“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時空觀念在歷史學科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唯有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框架下,我們才能對歷史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除去時間和空間的具體條件之外,任何歷史現象都很難理解,那么歷史對今天及未來的影響將會更難理解。
一、 對時空觀念的解讀
時空觀念是20世紀40年代由馬克·布洛赫、布羅代爾提出。時空觀念是指在特定的時空聯系中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布羅代爾在《長時段:歷史和社會科學》中指出歷史時間是一個特定的、普遍的時間,是以同等身份周游列國,并對所有國家施加同樣的枷鎖。我們不應忘記最后一種語言,即最后一套模式,即我們必須將任何社會現實歸因于它所占據的空間。布羅代爾認為歷史研究必須遵循歷史發展的縱向和橫向規律??v向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歷史發展的“時序”特征,對不同發展時期的歷史現象進行縱向比較。橫向發展是所謂的“空間概念”,即比較歷史現象,我們發現每一個歷史現象都有“共性”和“特殊性”。最后,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結合可以使人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
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包括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時間是指時序觀念,空間是指地理觀念,兩者都是歷史的本質和研究客觀歷史意識的基礎方法。這些特性也決定其在整個歷史核心素養中處于重要地位。首先,時序觀念,是將歷史事件置于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觀察整個過程,分析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現象,尋求變化的過程。地理觀念是指了解歷史的位置、地點和范圍。通過具體的空間定位來觀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它們的關系和一般特征。
記述和解釋人類進程的歷史事件就是歷史。它反映了一個事實,即人類通過不斷地增長達到了現在的高度。因此,時空是歷史建立的基礎,它將人類發展的整個過程聯系起來。與此同時,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空間創造了不同的歷史。因此,當我們研究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時,我們必須把它放在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時空環境中,進行詳細的、動態的分析和理解,了解歷史的存在與過去。我們不僅要闡明過去歷史事實的現象,而且要展示歷史人物、事件或現象對現在和未來的作用和影響。
二、 如何培養時空觀念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就指出應特別注意歷史發展的縱向整合、橫向聯系、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歷史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聯系與滲透。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指出兩點,一是加強歷史整合的橫向聯系,對同一歷史時期內要將目光聚焦到中外史事,使學生就歷史現象能有更廣闊的視野。二是突出歷史與縱向的結合,即梳理歷史發展的前后相關內容,分析各項相關內容,形成新的研究課題或設計更有意義的活動。
(一) 時空觀念的內涵要求
1.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知道特定的史事是與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相聯系的;
2. 能夠知道劃分歷史時間與空間的多種方式,并能夠運用這些方式敘述過去;
3. 能夠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建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
4. 能夠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對史事做出合理解釋;
5. 在認識現實社會時,能夠將認識的對象置于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考察。
(二) 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方法
1. 在歷史課堂中的時空觀念培養。在歷史課堂上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歷史教科書的編纂是以歷史的時間和空間為基礎的。歷史教師在宏觀和微觀背景下教授重要的歷史事件,分析歷史人物,總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課堂中滲透時空觀念。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或課后練習,如運用地圖、史料分析等,學生可以在時間和空間上找到問題,然后糾正這些問題。
2. 通過閱讀、分析某些歷史名著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除了歷史學家的理論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閱讀和分析經典章節和開設選修課來進一步促進學生時空觀念的養成。如果有時間的話,教師可以閱讀一些歷史理論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在歷史理論的書中得到一些評論,這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培養時空觀念。
3. 分析現實問題。歷史核心素養的分析與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密切相關,這種思維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教學中展示歷史故事給學生,使學生不僅了解過去,熟悉歷史,且在基于歷史研究,結合對現代社會存在的問題的比較分析,找到共同點,探究本質,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
4. 制作大事年表,梳理脈絡歷史知識點。梳理脈絡歷史知識,知識主要是基于記憶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被動的。教學內容整理,制作大事年表,對發生的事件年限、事件的名稱、事件的特點和影響梳理歸納,使學生一目了然。
三、 結束語
時空觀念對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歷史課堂中進行有效的概念教學并將理論轉化成實踐,需要一線歷史教師學習新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關注教學前沿并結合教學事例,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夏輝輝.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教學落點——以“時空觀念”為例[J].中國教師,2017(08).
[2]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徐藍.關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7(10).
[4]葉朝良.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J].現代教學,2017(12).
作者簡介:
孫志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