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舉秀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這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有重要意義。簡要分析了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然后探討了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希望給相關教師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文化;滲透
數學是初中數學重要的知識,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智慧。長期發展中,數學這門學科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有效滲透數學文化,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數學學科的本質特點,進而讓學生掌握數學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1.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內涵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教師詳細介紹數學文化知識背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這門課程不僅是一門重要的知識學科,也是一門語言[1]。通過數學文化背景講解,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
2.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教學,可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讓學生可借助理性的思維解決數學問題。強化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塑造學生良好的學習管理及精神品格,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同生活的關系,使得學生能客觀地認識世界及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進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可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3.有助于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通過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課程,轉變教師傳統教學理念,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充分應用數學文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1.利用好數學史,強化數學文化的融合度
數學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數學學科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其他學科的發展,同時也使其他科學在數學史上留下強烈的痕跡[2]。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講解數學史的方法來滲透數學文化,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發展情況。
比如初中數學中的黃金分割、費馬達定理、哥尼思堡七橋問題均為數學歷史中的經典時間,在講解相關內容的時候進行歷史知識講解,可以將學生帶入到一個趣味性的數學世界中。此外,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巧妙地應用數學故事來激勵學生,比如為學生講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華羅庚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經歷落多次輟學,在年輕的時候還患上了傷寒,康復后卻又變成了殘疾,但是他身殘志堅,用健全的頭腦攀登科學的高峰,在全國范圍推廣優選法及統籌法。通過為學生講解勵志的數學故事,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良好品質。
2.采取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良好數學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可最大程度地拓寬數學課程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動手實踐及動腦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數學文化同社會活動間的內在聯系。
比如在教學初中數學“相反數”這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邀請一名學生到講臺上,然后教師為學生發布口令,讓學生往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走三步,在發布口令前可以規定:向前走為正,向后走為負。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一同對課程的重點進行探究,讓學生對數軸獲得直觀的認識。再比如教學“相似多邊形”這一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觀察兩個不相似多邊形是否存在相等的角,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意識。
3.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尋文化背景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上,若不事先進行認真思考,常常會使數學教學流于形式,這樣不但影響數學教學效果,同時還不利于學生形成數學思維[3]。為了轉變這一教學狀況,需要教師深入現實生活,積極發現數學文化同數學課程相融的地方,發現數學知識同生活內容相關的地方,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事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教學“軸對稱”這一課時,教師講解軸對稱相關知識的時候,可讓學生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學生通過思考回答蜻蜓、天安門、平衡車都是軸對稱圖形。再比如教學“多邊形”這一內容的時候,讓學生思考蜜蜂的蜂巢為什么都建成正六邊形,教師可為學生解釋正六邊形蜂巢可以節省很多的材料,同時也不會占用太多的空間。通過這些趣味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及思考的能力。
總之,數學學科同數學文化間的聯系緊密,實際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幫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傳授,教師需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傳播數學文化,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背后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任素梅.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4(11):126.
[2]林景通.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策略探討[J].福建教育研究,2015,23(2):2-3.
[3]曹國棟.數學文化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