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世界,早已形成了全球信息高度互通、極度提倡創新發展的現代化格局,而我國,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分層教學的理念也進一步發展,信息化技術與分層教學的有機結合運用隨之產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五年制高職數學教學;分層教學
一、 課題背景
1. 時代發展的背景: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首先談到的就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而教育事業當前最緊鑼密鼓進行的事項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與應用。
2. 教育改革的背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 課題界定
在開展信息化環境下五年制高職數學學科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之前,我們認為有必要明確一下相關概念。
1. 五年制高職數學學科分層教學:五年制高職數學學科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五年制高職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2. 信息化環境:信息化環境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信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改革,對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
三、 研究目標
1.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并形成五年制高職數學學科信息化分層教學的操作樣式;
2.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本校高職數學教師的信息化操作與教學水平;
3.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本校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本校高職學生的信息素養,減小學生之間的知識水平差距。
四、 理論依據
以下兩點是在目前中國信息化教育的大環境下,展開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思索:
1. 我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張“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
2. 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五、 研究內容與操作要點
(一) 研究內容
我們以五年制高職:聯五161機電、聯五16數控兩個班為研究對象,聯五162機電為對比班(非研究對象),針對五年制高職二年級數學學科實施分層教學,在承認學生個性發展差異現狀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各種硬件設備以及軟件工具,對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練習作業、教學評價分層,在共同的培養目標下,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 操作要點
1. 理論學習:學習傳統分層教學理論,學習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相關理論,教師掌握計算機軟件如PPT、幾何畫板,網絡平臺如超星平臺等的操作和應用,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通、班班通等的使用,教師能夠熟練操作和使用現代電教化硬件設備。
2. 現場調查:為了更好地開展本課題的研究,要求組員廣泛地進入其他學校或者在網絡上進行相關數學信息化環境下數學學科分層教學的案例與信息搜集,根據調查搜集結果,為課題組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與教學方案。
3. 教學實踐
針對分層教學,組織以下實踐活動:
1. 實踐活動1:做大量調查,把學生分為A、B、C三個群體,可以顯性可以隱性。
2. 實踐活動2:對教學過程進行信息化教學分層設計,并通過上課時的兼顧全體和不同小組區別要求的形式來檢驗教學成果。
六、 研究方法與研究原則
(一) 研究方法
1. 比較研究法:在信息技術應用下,實驗班級與平行班級進行縱向、橫向等比較,找出新的生長點,為課題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論,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2. 文獻查閱法:通過文獻研究拓寬思路,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知識,掌握和運用新的信息硬件和軟件的使用方法,為此課題研究奠定理論的基礎。
(二) 研究原則
本課題運用了最優化原則、一體化原則、學生中心原則、全體性原則。
七、 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課題研究主要采用比較研究法、文獻查閱法、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經驗總結法這5個研究方法,周期為2年,擬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8年4月,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1. 組建課題組,撰寫方案,填寫課題研究申報評審表。
2. 培訓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理論。
第二階段:2018年5月—2018年11月,初步研究階段
全體課題組成員進入研究初步實施階段,撰寫研究計劃,邊實驗邊思考,邊學習邊總結,不斷完善課題研究的方案。
第三階段:2018年11月—2019年4月,形成階段性研究成果
1. 定期開展研究活動,研究信息化環境下高職數學學科分層教學與傳統高職數學學科分層教學的區別。
2. 注重教師在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中理論與操作的提高。
第四階段:2019年4月—2019年9月研究成果的驗證階段
1. 每學期定期開展專題性的研究。
2. 課題組積累資料。
第五階段:2019年9月—2020年4月,形成總結性課題研究成果。
八、 成果形式
1. 高職數學信息化分層教學教案集;
2. 教師的課題研究心得;
3. 教學錄像;
4. 實驗班、對比班學生成績冊。
參考文獻:
[1]肖韻剛.淺談信息化教學中分層教學的意義[J].教育管理研究,2014(5).
[2]王艷.傳統教學與現代信息化分層教學的對比[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作者簡介:莊勇良,江蘇省無錫市,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