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開始關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強對教學過程中“錯誤”資源的利用,是改善教學思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作為教師要正確面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錯誤,并對這些錯誤資源加以有效利用,讓學生所犯的“錯誤”成為課堂學習中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錯誤”的價值,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利用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的現狀
(一)教師對學生出現錯誤的認識不足
小學生是處于最活潑的生命階段,對外界一切都處于積極的求知階段,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知識結構基礎較差、理解能力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等原因在數學課堂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1]。
(二)教師缺乏對錯誤資源的重視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小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教師沒有對錯誤究其根源,正視問題的真實存在。這種對“錯誤”資源的認知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學習質量。在調查中,發現小學生多數會對錯誤產生一種與生俱來的逃避心理。他們選擇逃避遇到的“錯誤”或承認錯誤,卻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更不愿把錯誤作為資源與他人分享和研究,成為交流的載體。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出現的錯誤認知多數表現在這些問題上。大多數教師表現在對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不能夠很好地加以分析和利用,從自身沒有認識到錯誤資源對于了解學生知識生長點的價值。把一些錯誤資源的歸因放在學生課上不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期間沒有認真審題等問題上[2]。
(三)教師缺少應對學生錯誤的認識
教師應關注到學生課堂上面對“錯誤”資源的心理問題,采取正確合理的引導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錯誤資源的價值。否則將會導致錯誤的資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無法將學生存在的問題轉換成學生進步的基石。教師要正視學生的錯誤,出現錯誤的時候要先換位思考,分析學生出現此類錯誤的原因。其次,要細致觀察學生面對自己錯誤的態度和心理行為的表現,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面對錯誤的態度以及自行分析總結錯誤產生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動向。只有了解產生錯誤的真正根源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成為課堂上有利的學習載體。
二、如何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轉變為課堂的有利資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錯誤是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的有利資源,也是進行教學的任課教師進行改進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利幫助[3]。總而言之,正確運用小學生在數學課堂的這些錯誤資源,是對學生積極進行自我檢查認識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和改進課堂利用的資源之一。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轉變為課堂的有利資源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犯錯誤問題的存在,這是小學生進行反思的必要前提[4]。在學生反思錯誤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關注到自己要主動思考錯誤的產生原因,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利用錯誤資源來培養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是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糾正小學生錯誤的有效途徑。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對學生和老師發展的積極意義
用唯物主義辯證思想的觀點來看待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教師要用不同的態度來處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錯誤,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用相對客觀的態度、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來解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從學生的錯誤生成入手,錯誤的出現說明小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存在對知識認識上的偏差,通過教師合理的引導學生對錯誤資源進行有效利用,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總之,教師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把學生的錯誤資源轉化成有價值的學習載體。因此數學教師應該重視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錯誤資源的積累,并且能夠巧妙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充分挖掘這些錯誤中的有效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教師有效的指導喚起學生在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主動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白小衛.論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學周刊,2017(16):71-72.
[2]周馨蕓,鄭丹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7(1):12-13.
[3]魏延明.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學周刊,2017(8):170-171.
[4]苗禮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應用[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8):36-38.
作者簡介:梁穎(1985.03—),女,漢族,籍貫:北京,本科,中級職稱,就職于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教育、小學數學研究。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