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華
摘 要: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許多農村小學出現了人數少于10人的小班。在這樣的小班中,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和家庭環境不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層次不同,從而導致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優秀學生“吃不飽”,學業不良生“吃不了”,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嚴重,教學質量很難提高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好小班額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便于師生全面溝通、個別輔導和因材施教的優勢。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認知水平不同,進行合理分組,實施分層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學習的成功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得到有效發展,真正達到高效課堂。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班額;分層教學;高效課堂;策略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班級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由于班級學生數較少,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班額便于師生全面溝通、個別輔導和因材施教的優勢,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是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教學,教師在全面分析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的基礎上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分層的導學案、組織分層教學,實現分層指導、采用分層評價,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我在自己從事的農村小規模小學教學中,不斷探索小班額分層教學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嘗試。
一、全面了解學生,合理分清層次
為了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業水平,教師要在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上,對全班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并將全班學生分為好、中、學困生三個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是變化的,教師要從動態的角度、發展的角度觀察學生,隨時關注學生的發展,并對層次做出必要的調整,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和作業的完成情況是不同層次學生合理流動和適當調整的主要依據,可以鼓勵學困生進一步迎頭趕上,逐步進入中等生水平;對于中等生來說,讓他們認識到前有優秀生、后有追趕生的事實,讓他們有意識地學習;對于優秀的學生,為了保證自己的優勢,他們將更加努力學習。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相互促進,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將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分層制定教學目標
分層設置教學目標是分層教學實施的前期工作,各層的教學目標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科學準確的設置。教學目標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出發,明確提出學生要獲得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基本方法,發展的基本技能,體驗情感的過程。
三、分層設置教學內容
將學生的學習水平分解成記憶、理解、掌握、應用的層次。準確把握知識的層次,分別實施在不同層次學生身上。對于學業不良生,要求完成教學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對于中等生,要求對所學知識深刻理解,對技能熟練運用;對于優秀生,要求除完成高層次學習要求外,還要注重發散思維的培養。
四、分層組織教學
1.提問的分層
分層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成功心理,實施情感教學。同一班的學生本來有相同的課堂時間,但每個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分層、有針對性、適當的方式提問,提高全班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
2.練習的分層
學生課堂練習的習題也要分層設計,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主要體現在習題的難易程度上,對學困生要控制練習難度;對中等生要調節練習難度;對優秀生要提高練習難度。
五、分層布置作業
要分層次布置學生的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及較高要求。課內作業分為難、易兩類進行設計和指導,課外作業布置分要設計必作題和選作題。作業要求也分要為層次,學困生只要求一個解決方案;優等生則需要一題多解,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并使他們能夠利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六、分層進行評價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困生更多地要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亮點,及時確認他們的小進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中等生的評價不僅要指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更要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向優秀生看齊;對于優秀生,則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要求他們更加努力、謙虛,力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總之,農村小規模小學小班額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生間具有差異性的學習需求,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農村小規模學校應該更好地掌握分層教學的含義和方法,為學生未來更好地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月霞.小學小班化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2]李敏華.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5):320-322.
[3]楊學欣,諸葛海榮.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25):443-444.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