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需要根據核心素養的理念,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對此本文將結合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深度研究分析現階段高中數學課程實際情況,探索高中數學高校課堂構建的有效方法,以期給廣大教學工作者帶來借鑒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一、 引言
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壓力,所以教師在課程講解期間常常會利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切圍繞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提升。教師忽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導致學生掌握了基礎數學知識,但實踐應用能力、創新能力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基于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建立高效數學教學課堂,給高中生更好的發展機遇。
二、 核心素養理念應用對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影響作用
核心素養的概念最早是在我國學生發展研究的一次發布會上提出的。大多數學者以及研究者認為,核心素養的理念應用,必然會成為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依據條件。事實證明經過多年來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分析,這種教學理念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
(一) 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針對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課程講解期間,需要基于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要求,將學生學習能力、基本素養培養,作為課程教學引導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數學課程教學,能夠打破數學課程教學的弊端問題,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經過長期的熏陶與指點,學生能夠成長為人格健全、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所以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期間,合理利用核心素養培養的理念,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能夠為高中生的進步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 推進課程教學改革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學改革工作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高中數學課程教學長時間受到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授課期間的側重點就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培養。經過長期的教學引導與解題強化,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實踐應用水平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數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有所降低。
考慮到現階段我國素質教育發展背景條件,教師在授課期間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品質與能力培養,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強化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僅能將理論知識掌握,還能將數學知識有效利用。由此看來這種課程教學模式有利于深度推進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
三、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方法
(一) 依據核心素養培養轉變教學理念
為達成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規劃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理念轉變,首先要做到的是對
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進。以往課程教學中,教師單方面地進行知識傳導,忽視學生課程學習中的參與感,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被動的學習,對數學問題的思考效率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的參與性,才能將課程教學流程確立,開展更為有效的課程教學指導。
(二) 改進教學模式,培養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期間,針對教學模式改進,需要結合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給學生足夠學習空間、思考空間。教師可以在備課期間,將課堂的45分鐘進行規劃,將課堂精準講解、學生實踐練習、小組討論、教師點評的時間確定下來,由此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經過這種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能有效提升。
(三) 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
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中,往往存在參與性不強的情況。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課程教學方法問題,課堂教學氛圍未能有效建立,整個數學課程學習枯燥乏味,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有所不足,甚至是部分學生還會出現厭倦心理,高效數學課堂的目標也因為沒有學生的配合而無法達成。所以教師需要結合社會時代發展改進,合理利用教輔技術、教學資源,建立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活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緊密聯系,注重課程教學的因材施教,才能保證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應用。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建教學情境,模擬不同的數學知識場景,學生經過教學引導,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在多方面的感官調動之下,會激起數學課程的學習動力,主動地聯系生活實際或應用要求,去探究思考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式、引導式的課程教學方法,注重良好的課程學習氛圍建立,讓學生在小組學習與實踐探究中,獲得全新的學習感悟,達成高效課堂的基本目標。
(四) 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期間,需要依據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將課程教學有所側重,提升課程教學質量。高效課堂的構建,保證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更加具備層次性,保證學生能了解課程中的重點難點。教師不僅僅要依據計劃教學大綱進行,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接受水平。以往的教學目標常常是圍繞學生成績建立,所以現階段的課程教學,教師需要認真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性地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教師在備課期間,需要深度了解現階段的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將班級學生劃分不同的“等級”,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探究能力的引導,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部分,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引導,教師提前了解高中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數學學習基礎,尊重在課堂上學生的差異化表現,進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課程教學目標,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應用,提升課程教學效率。
四、 結束語
高中數學高效課程教學模式構建,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數學教師需要探究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路徑,重視對高中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引導。在整個課程教學中將核心素養培養貫穿始終,改進數學課程教學方法,高效數學課堂的目標也能由此達成,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海詩.新時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4(28).
[2]楊志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與認識[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半月高中,2011(12).
[3]薛伯敬.淺析新課標下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7).
[4]王繼紅.關于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若干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18).
作者簡介:董力仁,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