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落實,教師的教育方法、觀念以及教學手段都得到了革新和發展,初中作為學生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更應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在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同時鍛煉其個人實踐的能力。本文將從新課程理念出發,針對目前初中化學課題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從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模式與方法、教學實驗以及師生行為五個方面提出策略,旨在促進學生發展和課堂教學質量,為在初中化學課堂下的新課程改革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課程改革;初中化學;教學反思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門富有活力的學科。通過初中化學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一些化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但是當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化學教學的進步。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反思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新課程理念的概念
新課程理念就是新課程改革所堅持的目標理念。新課程改革指的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四有新人”的一種改革。關注學生發展、強調教師成長以及重視以學定教是新課程理念的三大基本理念。關注學生發展指的是要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調教師成長指的是要為教師制定個人的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合理需求;重視以學定教指的是要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重點關注學生的個人發展。此外,新課程理念還包括新的課程觀、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教師觀等多種新觀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映射下我們可以發現當前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多種弊病,比如說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當中就有很多方面都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不斷反思并解決問題。
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理念是一種思想,而思想又決定著人們的行為,因此想要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首先就要更新教育理念。傳統的教學觀念把教師放在了第一位,認為學生只需要接受知識并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但是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以學生為本,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注重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指的是對教學方案以及教學活動進行規劃設計,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學設計和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有很大區別的,有效的教學設計能夠將教學時間和教學步驟分配得十分合理,還能將教學重難點非常清晰地展現,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可以細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教的設計與學的設計。教的設計主要是教師如何分配教學時間、如何展現教學重點,而學的設計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掌握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注重教學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首先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化學教材,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其次,教師應該盡量將教學內容簡單化,不要太過追求教學的深奧和嚴謹,要讓學生能夠很快接受所學內容;此外,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將教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改變教學模式和方式
教學模式的變革是教學變革的關鍵環節,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和改革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互動教學、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等方式開展教學。
1.互動教學。互動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方式,通過互動教學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能夠互相了解,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首先,教師可以在課下多和學生交流,看學生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也要多關心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學生是否喜愛化學,如果不喜愛則需要了解原因。其次,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作教學過程的核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對一教學,對于一些學習程度不太好的學生單獨進行針對性指導,促進學生的進步。
2.情境教學。情境教學需要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說,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到上冊第四單元課題1《愛護水資源》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模擬一下水資源被污染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水資源被污染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影響。
(四)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
除了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模式之外,初中化學教師還應該開展實驗式教學,也就是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指的就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解決之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教學環節也更加集中,比較適用于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強的課程,如果只講理論的話學生會難以接受和理解,但是把實驗加入理論講解當中就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初中化學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很多實驗都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所以初中化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實驗條件,比如說可以在課堂上演示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化學實驗。在為學生演示實驗或者讓學生做實驗之前先要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五)轉變師生行為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成敗,而且強調教師成長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師之所以占據著重要位置是因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只有教師愿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學習更多的教學方式,才能改變學生的地位以及師生的行為。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行為,把教轉變為學、把注重結果轉變為注重過程、把傳統教學轉變為個性化教學,秉持著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畢長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反思[J]. 考試周刊, 2011(6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