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晨
摘 要:新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政府和國民也逐漸地開始重視人文社會的構建。在此背景下,教育事業對于人文關懷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小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下文就人文關懷的簡單概述、人為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意義以及人為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措施方面做了簡單闡述,希望對提高我國小學教育管理的水平,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等方面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人文關懷;小學教育;管理探析
1 引言
小學教育是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初級階段,對于小學生的素質培養和基礎教育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诖?,我國小學教育的管理者應該加強教育管理工作,利用人文關懷來提高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另外,我國現代小學教育也對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深層次的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知識素養的同時還需要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些也需要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關懷。
2 小學教育管理中人為關懷的簡單概述
2.1人文關懷的定義
人文關懷從定義上來解釋指的是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精神理念,從而加強對人身心方面的關注[1]。而小學教育管理中的人文關懷則指的是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構建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切身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進而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2.2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內容
第一,小學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發展潛力有一個準確的了解,從而清晰學生定位,合理選擇教育管理的方式;第二,小學教育管理者要了解學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從而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細化紀律和學習兩方面的管理措施,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第三,小學生和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較,小學時間較短,一天內的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家里的,因此,學生家長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充分發揮家庭這個第二課堂的作用,利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進行教育。
3 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的意義
我國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并沒有摻雜任何的人文關懷的內容,這樣的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更加有序,也不會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與此同時,我國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管理模式較為僵硬和程序化,小學教育管理者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忽略自身和學生的人文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馳。
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則剛好補足了以上我國傳統教育管理模式的缺點。首先,小學教師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將人文關懷的相關措施和實際的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新時期下教育改革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要求;其次,通過加強對小學生的人文關懷,在一定意義上也有利于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最后,小學教育管理者在實施人文關懷時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因此,也更容易發現學生內心真正的需求,進而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尊重學生內心的想法,有利于實現小學生的個性發展。
4 人為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措施
4.1注意優化管理制度和人文關懷的關系
第一,小學教育管理者要明確管理制度和人文關懷二者之間是一對矛盾關系,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第二,小學教育管理者在調節管理制度和人文關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節奏,時刻把控好管理目的和性質的區別,這直接決定著人文關懷能夠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實效性是否得以真正發揮;第三,學校自身也要及時根據國家關于教育的指導方針進行管理,以教育政策為管理制度的制定基礎,切實有效的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才能更好的落實小學教育工作;第四,小學教育管理者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要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不斷優化管理制度和人文關懷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
4.2將人文關懷融入到校園的文化建設中
小學的教育管理者應該將人文關懷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校園的文化建設中去,從而利用小學的文化建設貫徹落實人文關懷的理念。為此,第一,小學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需要按照師生共同發展的原則,將人文關懷的相關方面融入到校園的文化建設中,在文化建設中營造人文氛圍;第二,小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關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第三,小學的教育管理者要注意將校園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文關懷的內容結合起來,在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就遵循人文關懷的理念標準。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進度以外,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不斷增長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情味”。
4.3加強對教育管理者的重視
第一,學校自身首先要為教師提供完善的教育管理平臺,適當的減少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避免教師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第二,對于工齡較長的教師,學校應該提供相關的福利,讓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調整和休息,從而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管理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并將其傳授給信任教師;第三,校方要加強和教師的溝通和交流,了解教師的職業規劃,同時,校方也應該適當的關心教師的生活,結合教師的需要合理安排上班模式,讓教師也感受到校方對自己的關懷,從而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加的盡心盡力;第四,校方要定期的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和交流,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最終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
4.4加強對受教育者的重視
第一,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人文關懷的理念進行教育管理。例如,教師在安排課下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本節課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進行規劃,提高作業安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情況,加強對學生的提問和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認可,從而激發學習潛力,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關懷,不僅可以提高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小陶,余雪蓮,杜德櫟,等.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