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智坤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科容易給學生留下乏味無趣的印象,其根本原因是數學是一門重視計算和邏輯推理的學科。數學文化中蘊含著數學發展的歷史以及數學精神,老師在教學中可以把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生命力。
關鍵詞:數學文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
引言:數學文化中包括數學知識的起源和發生發展的歷史,還包含前人在研究相關問題時運用的方法和思維。將數學文化和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對其作用加以分析。
一、數學史與教學的結合
較大的計算量以及對推理和思考能力較高的要求,導致初中數學對初中生形成了較大的壓力。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涉及大量的理論和公式,學生在學習中大多感到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比較乏味。另外,由于數學教學對計算和推理能力的重視,導致學生在上完課之后還要進行大量的訓練。在這種模式的長期作用下,數學學習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反而會成為學生心理上的巨大負擔,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也會因此而漸漸被消磨殆盡。如果放任這種情況繼續惡化,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就會逐漸減弱。作為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歷史不僅涵蓋了數學知識的起源和發展,其背后還包含很多值得學生們深入思考的故事。首先,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們講述數學家在探索數學問題時發生過的逸聞趣事,來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其次,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某個數學理論的來龍去脈,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研究的艱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溫度,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最后,通過向學生們介紹數學家在研究數學問題時所運用的方法和思維,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習和研究的規律,從而促進學生擺正心態。
二、數學技巧與教學的結合
數學技巧簡單來說,就是前人在數學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巧妙的思路和辦法的總稱。顯而易見,數學技巧的運用強調了解決數學問題的優美性,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獨立完成的問題,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比較頻繁,就會或多或少地挫敗學生的自信心。良好的數學技巧可以幫助學生打開這一困局,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學生會逐漸建立起數學學習的信心,而信心的增加又會進一步提高其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其次,對數學技巧的總結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解決某個具體問題上,更重要的是學生要通過對某個具體問題和解題技巧的分析、理解打開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并且學生應該通過這種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并將其遷移到其他知識的學習中去。最后,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應該一開始就把某類問題的數學技巧全部拋給學生,至少要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嘗試解決相關問題,等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以后,老師再將解題技巧公布出來。有些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解法不夠簡潔優美,有些學生甚至會發現自己的解法比老師給出的解法還更簡潔??傊?,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不是給出一個所謂的標準解法,最重要的是塑造學生對未知事務的探索能力,這也是學數學文化內在涵義的要求。
三、數學精神與教學的結合
塑造堅強勇敢、不畏艱苦的精神品質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加重要的是育人。從這個角度出發,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精神的內容就變得必不可少。數學精神首先是蘊含在數學文化中的拼搏精神,回顧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數學家,大部分人是在興趣和天賦的支撐下經過漫長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在某些數學問題上取得一點成就。所以,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一點,對于人來說,先天的稟賦固然很重要,但后天的拼搏同樣不容忽視。其次,數學精神還要體現出數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科精神。初中教育中要培養學生正直的人品和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對數學精神的宣傳和教育,能夠讓學生逐漸養成求真務實的科學素養和細膩嚴謹的行事風格。而這些精神層面的教育,也能點燃數學教學的生命力。
四、合理評價,重視引導
學生的數學成績有高有低,老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把成績作為唯一的參考依據,不能因為一個學生數學成績好就過分贊譽,也不能因為數學差就輕視學生。即使學生的數學成績比較差,但將來也有可能成才。例如,學生可能擅長寫作、擅長表達,或者人際交往能力比較強。這些都是潛在的優勢,有可能幫助學生在某一個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因此,無論學生成績好壞,都要引導學生放平心態,不用和別人攀比成績,努力突破自己才是最好的學習途徑。通過這樣的引導,也能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數學課堂生命力的提升。
五、結束語
數學學科的特點往往會導致初中數學教學缺乏生氣。初中數學老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文化,來激活數學教學的生命力。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將數學歷史、數學技巧以及數學精神與教學活動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并且要合理評價學生,避免根據考試成績來否定學生的現象。
參考文獻:
[1]馮輝.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12).
[2]魏國玉.基于數學文化視角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討[J].新課程(中),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