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盛久
摘 要: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場,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創新、生態課堂的構建與對話式教學的應用最終全部體現在教學成果上。對此,利用“對話式教學”的優勢,探尋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途徑,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生態課堂;對話教學;小學數學
為給小學生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數學課堂,全面營造“生態課堂”教學氛圍,促進課堂教學的創新性與特色化發展,我國小學積極開展原生態的“對話式教學”活動,在數學新課標的倡導下,數學教師逐漸地將理論式教學轉移到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加速了創新教育進課堂的腳步,促進了學校教育生態環境的構建。
一、以問題為導向,強化溝通與交流
只有強化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才能讓彼此的距離縮短。課前每一位教師都與學生輕松地交流,讓小學生消除對數學學習的畏懼感,他們就會潛意識地放松心情,小學生在學習欲望和興趣的引導下,自然會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自然就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也就為自由、寬松、和諧對話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都是為學生課堂學習而服務的。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其營造趣味性較強的學習氛圍,以培養其興趣為導向。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力,利用他們的求知欲,讓小學生帶著疑問開展深入學習。學生在探索和參與中強化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生態環境下的“對話式教學”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學生創設和諧、互動的教學情境是有力抓手,讓他們通過已有知識和學習方法進行實踐體驗。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始末都應切實關注小學生學習進展與情況,為學生預留出“體驗”數學奧秘的機會,讓他們在嘗試中去感受知識,小學生在學習與探究中感受到了獲取知識和成功的快樂,就會以更足的干勁投入深層次學習中去。數學的學習是強調學生學習的體驗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應為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學習時間,讓他們親自推導得出數學概念及公式的演變,體驗學習方法,積淀學習經驗。切實融入數學學習的情境中去,教師參照教材內容結構的時候,應當更為注重掌握與探索知識的思維體驗。創設一系列學生進行操作活動的情境,學生在“實驗—發現—驗證”中親身經歷了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形成的全過程。
以人教版三年級“長方形的面積”教學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邊數與總面積之間的內在關系,進而引出如何計算面積的問題,通過有效思考,推導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也就實現了課程教學的根本目標。知識的獲取不僅依靠教師的講解,還可通過解題、思維鍛煉等方式開展深入學習,進而形成數學邏輯思維。數學教學是引導學生大膽猜測、驗證、推導和總結的過程,具有無可替代性。
三、問題引領,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開啟探索面積計算方法之門
問題是學生探究的“路標”,問題的挑戰性為學生合作學習活動留下了探究空間。教師可以設置出這樣一個小任務:小組成員用準備好的卷尺測量教室門的長和寬,并明確分工,待學生量出門的長和寬后,教師請小組代表說出測量的結果,即長2米、寬0.9米,這個任務式的實際問題,激發了小學生學習的熱情。利用先前所學的長方形面積公式,動筆計算之后,小組成員就會得答案,2×0.9=1.8(平方米),并請一名小學生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講述出來,在這樣的交流和展示中,學生的思維一步步走向深入。學生就體驗了長方形面積公式和計算方法的全過程。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了雙提升,進而感受到數學計算公式的凝練性與精準性。
四、自主建構,在體驗一維和二維的聯系中收獲空間觀念形成
生態環境下的“對話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倡導小組合作探究的理念,是尊重學生主體性的重要體現,主要的目標就在于利用小學生個體的特殊性,引導學生智慧思考,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融洽的生生關系中,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進一步推動教學回歸自然生態的對話式狀態。簡而言之,教師引導小學生感知知識的推導和應用,逐漸掌握分析、推導、判斷和歸納等數學思考方法,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和知識體系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話式教學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成績呈現梯度式上升的態勢。教師通過循循善誘的提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逐漸形成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操作、想象逐步感受到一維空間中的長度和二維空間中的面積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對長度的感知體驗面積的大小,這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十分重要。教師堅持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以促發展為基本點,引進先進理念,探究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小學生在互動和溝通中,形成數學的核心素養,合理地運用思維技能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2]。
綜上所述,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引導學生體驗式學習,倡導自主探索式研習數學知識,讓單一的講解式教學轉換為師生互動與生生交流的合作式教學。學生在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熏染下,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將所學靈活地應用到解題和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徐必玲.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2018(5):131.
[2]王麗敏.探究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中),2017(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