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能可得以延續并發展,基本仰賴于人類的創造性思維。就數學研究而言,思維活動當屬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針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培養當引起教師的格外關注,如此方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所謂的創造性思維,其實質便是對邏輯、想象、直覺等眾多思維形式的合理、協調化的運用,以促使相關信息逐步變得有序化,從而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
一、 營造故事情境,激發學生思維
為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故我國當下所推行的小學數學教材也配備了大量生動、有趣的圖片,而學生打開課本便如同走進了童話般的世界。然而,畢竟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故也很難保持注意力的長時間集中,對此,若其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一味地看著靜態的畫面,則學習的興趣也將逐步流失。對此,為切實克服這一缺陷,則教師應務必對時下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加以充分、合理的運用,諸如采用將動畫、故事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方式來創設相應的教情境,如此一來,不僅能賦予原本缺乏生動性的數學計算方式以鮮活的生命力,且能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針對小學數學教材中“找規律”章節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課件來為學生播放如下動畫故事,即白娘子與許仙于元宵之際乘船欣賞花燈。此時,他們發現花燈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布。此時,一名老者走向前來告知許仙,若他能猜中第25個燈籠的顏色便可送他們一顆幸運草。至此,白娘子經過認真的觀察,將具體做法告知了許仙。
1. 燈籠的顏色共計有多少種?
2. 若對其予以分組,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劃分?根據劃分依據的不同,可將之劃分為多少組?每一組開頭、中間以及最后一個的顏色分別為何?
3. 你知道第25個燈籠在第幾組嗎?
基于上述所總結出來的規律,再用除法找出余數的方式,可知第25個燈籠和第一個燈籠為同樣的顏色。至此,通過在課堂之中播放學生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不僅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且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之中,而當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答案后,其對找規律的重要性亦能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緊接著,教師再提出類似的問題來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諸如提出在燈市中有多少種顏色的花盆,第8個花盆是何顏色?第80個?第1000001個?通過一定訓練的鞏固,不僅能讓學生意識到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聯,且通過對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引進,還將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繼而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亦能切實提高學生對數學公式的理解與記憶能力。
二、 運用多媒體輔助,學生主導思維
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多媒體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圖文并茂特點,將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如此既方便學生理解,又能為小學數學課堂增添活力。諸如針對路程、效率、分配一類的應用題,若能基于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輔助,則更方便學生理解。
如針對“行程”問題的講解,為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便可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以基于生動形象的圖畫來制作多媒體課件,由此將促使問題與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相接近,繼而是指在面對行程問題時可應對自如。與此同時,考慮到行程問題本身較為復雜,加之其中還會包含諸如相向、背向、通向、相離、相遇等諸多類型,故更是極大加深了問題的難度。就傳統教學方式而言,由于沒有多媒體的輔助,故只能依靠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以及口頭講解,而即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部分學生仍是云里霧里不得要領。而如今,基于生動的動畫演示,學生腦海中對速度、路程以及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便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繼而真正理解相遇、相離、相距、同向等不同數學名詞各自所代表的含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積極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功能,以動畫的方式來為學生具體演示相遇、速度和以及相遇距離等關系的動態過程,由此將極大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繼而在促進學生對此部分知識點的深入掌握,同時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三、 鼓勵猜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學生腦海中一旦產生問題,則解決問題的欲望也將隨之產生。對此,若教師能及時抓住學生問題產生時的機遇去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現有的經驗去大膽猜想并加以印證,則勢必有助于促進學生創造意識的有效發展。如針對如下一道經典例題,即現有一堆橘子,如果每筐能裝40千克,
可以裝56筐,而若當前僅有40只筐,平均每筐比原來要多裝多少千克?基于此問題,絕大多數學生列出了如下兩種算式,即40×56÷40-40與40×(56-40)÷40,但有一名學生卻列出了56-40的算式。這一舉動招來了班級其他學生的嘲笑。此時,教師卻鼓勵他將自身想法說出,而后經過討論,確認此解法為正確。隨后,基于全部水果的總重量為每筐個數與筐數的乘積,故當筐數發生變化時,其總重量亦將發生相應的變化。對此,基于條件的更改,即將每筐重量與筐數的位置交換,此時,每筐重量便由原來的40千克變為了56千克,這也印證了該學生的猜想。由此可見,學生擁有跳躍性思維,其對學生未來發展而言將有百利而無一害,而當學生全面掌握“猜想、印證”的學習方法,其創造性思維亦將得到有效發展。
總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務必對學生于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予以充分體現,并切實致力于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如此方能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繼而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雷志仁.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漫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6(6):137.
[2]凡心理.試論創造性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
作者簡介:胡修麗,江蘇省連云港市,江蘇省灌南縣湯溝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