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靜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化學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這也是促進化學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瘜W課程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課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文章在準確把握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以高三化學課程的復習為例,探討發揮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提升高中學生化學復習效率及質量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化學實驗;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深化化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瘜W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能提高學生的人格魅力,促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化學核心素養包括化學學科素養、化學信息素養、跨學科綜合創新素養等多種方面。高三階段是學生沖刺高考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復習和鞏固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突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提升學生化學復習效率具有顯著的作用。本文側重對核心素養培育下的高三化學復習策略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一、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理解
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對提高學生的整個核心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化學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掌握化學學科本身所體現出的化學核心素養內涵,從而以此不斷提高自身所需能力和高尚品格,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化學核心素養包括化學學科素養、化學信息素養、跨學科綜合創新素養等多種方面。在高中階段,學生只有充分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相關技能,才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這也就是說,其實掌握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就是掌握化學學科思想方法。高中化學涉及很多思想,包括物質思想、守恒思想、綠色化學思想等,學生具備了這些思想,就能很好地掌握化學的本質,了解化學是一個怎樣的學科,從而使學生在化學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二、高三化學復習課的開展現狀
目前,在高三階段的化學復習課程開展中,許多學生普遍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便是復習效率低下,這同時也是令教師十分頭疼的問題。通過對目前高三化學課復習現狀分析可以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復習模式單一。在化學課復習中,采用的復習模式主要以學案導學模式為主。導學案在化學課的初始學習階段中的應用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對打造高效課堂頗有益處。但是,導學案并非完全適用于化學課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其中,在高三化學復習課階段,導學案的過度使用限制了復習課應有的積極作用的發揮,使復習課變成了講讀形式,教師用導學案給學生講解知識,而學生一直處于不斷做題的狀態,使整節課不是教師講題,就是學生做題,非常枯燥乏味。
二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度不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由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掌握得比較熟練,當開展自習課時,就一直處于不斷講授狀態,雖然能將他們的“博學”充分展現出來,但是這種自我表演式的講課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能及時發現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復習課的互動性不足,不利于提升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教師提問學生已經講授過的知識點,找出學生知識點掌握不足的地方,然后給學生講解幾種相關的題型。教師在講題過程中根本沒有考慮學生的認知程度,只顧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解題,無法使學生充分融入教師的講解中。
三、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三化學復習策略
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能體現出這個學科的育人價值,使學生不僅學到相關的學科知識,還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形成良好的品行。高考對檢驗學生核心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化學高考成績,教師要做好化學復習工作。
(一)合理運用化學實驗對比方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不少學生在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的把握并不是很牢固。為此,教師可以在復習環節合理地設置化學對比試驗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去、親身參與化學對比實驗,運用化學研究方法,從不同層面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指導。一般而言,在親身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指導要比課后的總結更為有效。在化學中,對化學反應速率造成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了物質的濃度、溫度、催化劑、壓強、接觸面等。
例如,可以分別設計“鐵塊、鐵粉與稀鹽酸的反應”、Na2S2O3 與不同濃度稀硫酸的反應、比較過氧化氫在滴加二氧化錳和不加二氧化錳情況下的反應等試驗。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到實驗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不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造成的影響,形成正確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驗證能力、猜想能力、學習方法以及探究意識等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對高中化學復習而言,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通常要比學生從書本上或者耳濡目染而來的知識牢固得多,也更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此外,在高三化學復習中,教師可以適當安排進入實驗室的實驗環節。對于與考試相關的實驗,學生都要親自體驗,包括儀器組裝、進行實驗、實驗后處理等,從而真正將所學知識轉化成實踐。死記硬背雖然能記住知識,但是對知識的運用卻無法做到游刃有余。同時要讓學生通過各種實驗,不斷提高其創新意識。在實驗過程中,要樹立問題意識,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鞏固自身知識,促進化學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二)合理地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學生建構化學知識脈絡
高中化學知識多而雜,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理清學習思路,對化學學習有著很大的恐懼感。究其原因,在于學生腦海里未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結構,很多化學知識都是零散放置的。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法幫助學生梳理化學知識,從而讓學生腦中的化學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化學知識結構。
例如,教師在開展“化學物質及其變化”教學中,先不要急于講授知識,而是先幫學生梳理所學知識架構,先引導學生通過看課本或思考的方式找出以組成為標準的物質分類,學生會找出純凈物和混合物兩種。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思考純凈物怎么分類,學生會找出單質和化合物兩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將找出的知識以階梯形狀畫在紙上,從而使學生構建整個課程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架構圖。這個過程是學生思考和梳理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將所有知識點有效聯系起來,從而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這樣學習到的知識還會不容易被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