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目的:體會慢性支氣管炎呼吸器官內科的規范性治療。方法:隨機選擇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4月容納110例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分析,并根據患者的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特殊治療組,每組55例。常規組進行一般治療,特殊治療進行特殊呼吸內科規范治療,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科學評價。結果:常規治療組的治療有效比率為70.6%,實驗群的治療有效比率為97.1%.證明規范治療相對于常規治療有更加顯著的效果,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支氣管炎的規范治療有利于提高治療效率,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控制和穩定患者病情,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規范治療;療效對比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1-0277-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化的擴張,居民生活空氣質量下滑,各種呼吸系統的疾病患病率越來越高,而慢性支氣管炎更是臨床常見病。慢性支氣管炎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一般的生活質量,而且嚴重的可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本實驗采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收治慢性支氣管炎110例。將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實驗組進行常規呼吸治療。比較分析兩組臨床療效。實驗結果以及結論報告體會如下:
1.選取2015-2016年于我院進行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110例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其中55例子作為對照組進行一般常規治療,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范圍為30歲-55歲,平均患病史3.16年。另外55例患者作為實驗組進行呼吸規范治療,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為43歲-55歲,平均患病史3年。
所有選取的實驗對象均滿足:至少有3年以上的患病史,且沒有明顯治療效果的。每年至少有六個月有咳嗽、咳痰的癥狀。未有嚴重的認知障礙以及精神疾病的,心臟等重要器官的重大疾病的,沒有嚴重的合并癥的。所有的實驗對象家屬及其本人均對實驗知情并同意。
2.方法及規范
對所的對照組實驗對象進行一般的常規治療,對所有的實驗組進行規范化治療包括:(1).建立檔案,記錄患者的疾病狀況,包括咳嗽、咳痰的嚴重程度,觀察記錄是否有喘息等其他臨床癥狀。
(2)。對患者進行致病菌監測,選擇最適合病人個體的抗菌藥物,對于一般患者常采用一代頭孢,嚴重患者采用三代頭孢,對頭孢類藥物過敏的患者采用左氟沙星等藥物治療
(3)標準對癥治療:咳嗽用鹽酸氨溴索30mg+生理鹽水50ml靜脈滴注;痰液過多用溴氧西林噴霧劑8mg/次,3次,天,口服甘草殘液10ml/次,3次/天;哮喘患者用氨茶堿0.1g/次,3次,天。
(4)對患者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規范其生活習慣。對于有吸煙以及酗酒經歷的患者,應當嚴格禁止其吸煙以及酗酒。在天氣轉涼時進行注意保暖。囑咐患者遠離花粉,粉塵等易吸人物。避免患者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3.標準
對于患者的恢復情況標準:顯效:癥狀完全消除,胸部x光片顯示病變部位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癥狀有明顯緩解,x光片顯示病變部位有明顯好轉。無效:病人臨床癥狀無緩解,x光片顯示病變部位沒有改善。
實驗組的治療率94.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3%所以規范化治療相對于傳統治療手段能夠更加明顯有效的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而實驗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5.4%明顯小于對照組的12.7%,所以規范化治療額能夠明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減少治療副作用。
慢性支氣管炎由于發病期長,慢性癥狀,治療周期長等原因,患者往往不愿意進行專業的系統化的規范治療,導致耽誤治療,錯開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至于疾病惡化。我院接受的許多患者往往是已經患病3年以上,直至癥狀嚴重才想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規范化治療,然而此時進行治療已經具有較大難度且治療效果不能達到理想狀況。對于慢性疾病的治療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不要讓疾病繼續惡化。
現階段我院已經擁有了完善的慢性支氣管炎的規范化治療手段,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實驗,慢性支氣管炎的規范化治療治療效率已經達到了94.5%,幾乎大部分患者慢性支氣管炎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相對于傳統的治療方法,質量效率明顯提高且不良反應出現率低,常規治療的不良反應往往是因為患者的身體對于某種治療藥物的過敏反應,而規范化治療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有助于減少過敏反應,進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在治療完成后,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制定合適的規劃,包括生活習慣的改善,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護理健康教育,避免疾病的復發。
總的來說,慢性支氣管炎的規范化治療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療效率,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對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