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銓輝
摘 要: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和嚴謹性的學科,表現形式主要以抽象的數字和符號為主。高中階段的數學不同于初中和小學,邏輯性和嚴謹性表現得更加強烈,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困難,促使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產生了消極和抵觸的學習情緒。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誘思探究”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誘思探究;高中數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0-25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072-01
一、概述誘思探究學習理論
誘思探究就是誘導思維,探索研究。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在教學活動中涌現出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誘思探究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誘思探究教學作用比較突出,因而誘思探究在各個階段教學中得以有效地實踐。誘思探究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發揮出引導作用,其精華就是“循循善誘”。另外,還需要讓學生真正明白“教”與“學”的含義,只有學生親身領悟、理解所學知識,才會愿意去學習,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善用誘思探究,不僅可以對數學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還能最大化發揮出數學教學的應用價值。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誘導思維誘發出情境,通過探索掌握其中的應用規律和技巧,然后再加以運用,在運用過程中不斷強化自己的體驗,最后把體驗結果進行反饋,確認誘導思維的效果。
二、基于誘思探究學習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對策
(一)善于創設有益情境
高中數學知識點不僅煩瑣,而且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如果高中數學課堂的氛圍比較低沉,那么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相反,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設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必須要為學生創設一個有益的情境,實施誘思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思考,從整體上提高學習質量。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關系”時,先為學生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故事去誘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思考,換個角度或者換個說法同樣可以有效解決問題,然后舉例讓學生計算函數值,比如y=2x和y=log2x,這樣學生就會自主投入到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之間關系的研究、探索中。
(二)善于利用科學提問
誘思探究學習模式的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因,問題的設計必須滿足系統性、啟發性、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在提出問題后,學生才會自主探究,從而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地位,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讓學生計算簡單的指數函數,例如y=2x,x分別為-3、-2、-1、0、1、2、3的y值,然后根據計算結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標識出來,并畫出函數圖像。同樣再計算y=log2x,在相同的坐標系內畫出曲線圖,觀察兩個函數之間的關系,并得出結論。所以在誘導問題時,必須滿足學生的認知,符合教材內容,這樣設計出來的問題才能滿足教學目標,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出誘思的作用,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善于利用知識的拓展遷移
高中數學知識是建立在初中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兩個不同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聯系,高中數學知識教學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拓展遷移,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化鞏固和理解。例如,在講解對比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的關系時,可以向學生拋出幾個問題:兩個函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同底的兩個函數圖像之間有什么關系?在討論過程中,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幫助學生總結已學的知識點。拓展遷移需要教師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引導學生時需要從具體到抽象;第二,知識點擴展必須建立在舊知識點上,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還能有效形成比較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育方式應不斷創新與發展,通過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設計與探索,創造出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樣才能滿足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誘思探究學習模式不僅滿足了該要求,還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李 根.高中數學教學中誘思探究教學策略探索[J].好家長,2016(43):73.
[2]劉莊方.基于誘思探究學習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3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