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娟
摘? 要:小學音樂教育是挖掘學生音樂潛能的過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在進行小學音樂教育期間,音樂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根據學生音樂專業知識的認知程度以及自身的性格特點,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音樂教育活動,豐富課堂趣味性,靈活轉換教學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開發。該文主要闡述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影響因素,并對有效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進行簡要分析,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培養創造性思維,進而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 創造性思維? 培養音樂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35-02
音樂本身屬于藝術審美的一種,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作為可以表達情感思想的行為藝術,音樂可以在無形之中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等,存在一定的創造能力,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1]。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社會更加重視人才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調動學生情緒,使其積極主動地參加音樂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從而促進小學生未來對音樂的學習與發展。目前,我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是一項極具困難的挑戰。因此,在教學過渡期間,教師應有足夠的意志與耐心,將音樂教育改革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從點滴的細節開始,進行全方面滲透,逐步使學生轉變為創造性思維。
1?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阻礙因素
1.1 教育觀念落后
小學音樂教育是指導學生接觸音樂、認識音樂、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育通過教師傳授基本的音樂知識,如簡單的節拍、節奏、旋律等,使學生接觸、認識音樂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對音樂的學習感興趣。目前,小學音樂教師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夠重視,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授課期間進行枯燥的音樂練習,側重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上存在一定的弊端。
1.2 教育方式單一
目前,有很多小學的音樂教學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強行灌輸專業知識,使學生的立場十分被動,在教學的過程中體驗不到音樂自身的魅力與樂趣,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效果不佳。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思維限定在指定的位置上,沒有進行有效的擴充,局限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
2?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會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開發學生潛在智力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潛在的能力有待開發,學生能夠通過音樂的律動發揮想象,有效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美國的斯佩里博士在20世紀末發表研究,大腦的左半球與右半球的開發存在一定差異,左腦開發聽、說、寫、計算的能力,右腦開發認知、理解、想象等思維能力,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右腦潛能。在接受音樂信號時,能夠使右腦進行高度運轉,從而帶動左腦的發展,左腦與右腦進行相互配合,進而使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所提升。
2.2 有利于促使學生積極探索未知世界
音樂的功能可以由美學特征進行表現,學生跟隨著音樂律動可以進入音樂世界中去,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長期的音樂熏陶可以使學生養成想象的習慣。想象力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是知識得以進化、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構成成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個人需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創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地融入課堂,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3]。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期間,可以讓學生發揮個人優勢,使教學更加形象性、情感性、律動性,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保證教學效果。即興創編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使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都有所提升。由此可見,小學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及創造力的重要階段。
2.3 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念
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培養學生辨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準確認清教學內容的實質。研究表明,音樂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并使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有所提升。
3?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會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策略
3.1 采用多元化音樂教育方式
創造性思維的開發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著手,使學生在音樂的想象空間中逐漸發展創造能力。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側重于培養小學生的體態律動、視唱練耳以及即興演奏,從中挖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將音樂充實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使學生的形象力有所提升,進而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4]??逻_伊音樂教學法在傳統的音樂教學基礎上進行優化,更加重視學生音樂的文化素養,目前,其已經在美國普遍使用,并在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2 創新音樂教育理念
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教育的發展需求,想要打破長期以來的教育理念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離開音樂的幫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小學音樂教育逐步功利化,忽視了對學生德育及情感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個人未來發展受阻。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明確教學本質,重點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人文素養以及創新意識,使音樂教學的實質與社會的實際發展相吻合。教學期間,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人意愿,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使其創造意識有所提高。
3.3 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近年來,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逐步成為目前教學改革及發展的終極目標。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逐步由單一化發展向多元化發展,綜合性教學實踐活動越來越多,保證了學生的課堂質量,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技術手段,同時助力學生的未來發展。一些學生及教師創立音樂社團,開展音樂類講習、競賽等相關活動,保證了音樂不間斷的傳播,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在開展實際的音樂活動中,通過音樂與音樂的碰撞、不同種音樂的融合,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音樂的創新與發展可以對藝術的傳承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定期開展音樂活動還能夠使學生學習音樂的氛圍有所提升,促進音樂領域的發展[5]。音樂作品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帶來震撼的聽覺盛宴,并予以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可以使學生自行想象、自行聯想、自行感受,促使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日漸提升,增加音樂教育的有效率。
4? 結語
小學音樂教育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審美能力。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系制度的不斷完善,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小學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未來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都取決于小學的教育質量。小學音樂落后的教育觀念、單一的教學方式都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了使這些問題得以解決,培養出可以為適應社會發展進程的創新型人才,教師應注重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培養其創新能力。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全程的關注,使學生在教學的實踐中對音樂的興趣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英杰.音樂教學與創造力培養[D].河南大學,2014.
[2] 張昕毅.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J].藝術探索,2006(S2):57-58.
[3] 湯韻·P·伯納德音樂創造性研究對音樂教育的啟示——P·伯納德音樂創造性文獻研究述評[D].中國音樂學院,2014.
[4] 劉楊慶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D].湖南師范大學,2014.
[5] 薛金.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從解讀《小學音樂課程標準》談起[D].遼寧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