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大自然的啟示》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論述利用語文主題學習開展口語交際的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自然的啟示》 語文主題學習 口語交際 教學設計 反思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5A-0044-02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語文主題學習和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展示語文主題學習和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二、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完成2張學習卡。
(2)組建6人小組。
(3)遵守師生的約定:擊掌叫停、節奏式掌聲激勵。
《大自然的啟示》研究報告
家長寄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么?老師請大家欣賞一首曲子,請大家一邊聽一邊想這首曲子的主旋律是哪一種樂器演奏的。(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2000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無意中踢到了干烏龜殼,你猜他聽到了什么聲音?他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制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師:(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這是一項多么重大的發明呀!其實,像這樣的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得啟示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節課,我們一起探討“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請大家一起讀學習要求。
【評析】教師以圖片、音樂導入教學,能夠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受到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是無窮無盡的,是非常有趣的,并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以及對人類的啟發產生濃厚的興趣。
3.出示朗讀口語交際的內容
(二)出示口語交際要求
1.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
2.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別人講得好,我們可以真誠地夸一夸。
3.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完之后舉手向匯報的人有禮貌地提問或補充。
師:上周,黃老師布置大家用雙休日時間完成《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作業,你們準備好了嗎?這節課,我們進行口語交際的要求是_______。(讓學生明確:誰說的精彩,就全班打節奏鼓掌,并提前交代學生對此進行照相、評分,然后把相關圖片上傳到班級QQ群,讓爸爸媽媽看到)
師:現在小組再討論,補充完善你們小組的學習卡,選派代表匯報你們的研究成果。
(三)小組代表發言
請向你認為講得最出色的同學學習,6人一組,一人講,大家聽一聽、夸一夸,遇到不明白的可以向他提問。在6個例子中選出最好的一個例子。
6人小組交流,選出一個例子,用水彩筆填到學習卡上。要注意把字寫大一點。(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教師設計的這個學習卡,是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導學工具,既能引導學生完成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與本單元主題有關的篇目的閱讀,又能引導學生深層思考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得哪些啟發,進行了哪些發明創造。在課堂上,教師逐個出示導學項目,學生有針對性地發言和補充。全班的口語表達很有深度。
教師小結:剛才大家匯報的是你們搜集到的別人的發現和發明,你們有沒有自己的發現和創想?接下來,6人小組交流,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發現和創意,選出本組的最佳創意方案。全組一起加工完善這個創意,稍后請各小組派代表展示一個最佳的創意和設計圖。
家長寄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這又是一張學習卡,教師運用導學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并思考,然后整理問題,進行有序地表達,并做出自己的設計方案,畫出設計圖。這個設計得到了大部分家長的支持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察、思考和創意,非常精彩!
師:這節課,老師非常高興地看到同學們相互交流彬彬有禮,能說會道。許多同學在仔細觀察之后,還做出了能造福人類的偉大創意,你們好棒哦!老師相信,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能造福人類!我們一定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老師送給大家四句名言,與大家共勉。來,我們一起大聲誦讀!
師:下課!
【評析】下課之前,教師讓學生大聲朗讀科學家的名言,是對學生勇敢的創意進行再次熱烈鼓勵。整節課學生都激情飽滿,對學習的內容充滿探究的熱情,既完成了語文主題學習的匯報,又完成了口語交際的訓練,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總評】本節課的授課要求是在口語交際課中,將語文主題學習閱讀的收獲進行全班交流,既考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達成知識共享,又對學生進行了口語表達訓練。課前,教師設計了閱讀卡,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層閱讀;課上,教師用課件分解圖表和圖片,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交匯報流,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順利達成了教學目標。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1.巧妙運用學習卡,組織學生通過課前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上網等方式搜集資料,鍛煉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組織學生分小組交流,讓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再向全班交流。由于利用學習卡輔助教學,因此,學生的探究與交流的方向很明確,語言表達層層深入,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語言有趣、流暢,而且靈動,充滿想象力。因為課前布置引導,再加上有學習卡輔助,所以學生搜集資料信息容量較大,共享的資源豐富。
2.教學流程比較明晰,以教材為依據,以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為有效的補充,教學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引導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實踐中,形成開放課堂,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教學內容豐富,有學生闡述的資料,有教師精心挑選的資料補充。而“說說我的小發明創意”環節,更好地開發了學生大腦,促進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地、多向地、創造性地發言,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4.學生匯報時,教師能從站姿、禮貌用語、質疑表達等方面適時示范及點撥,教給學生口語交際表達的技能。教師的評價語言豐富,及時肯定學生并引導學生形成博覽群書,上網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
5.學生的學習卡上,有家長的鼓勵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些都使學生對學習生充滿自信。
不足的地方是留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時間較短,有的環節有點匆忙;課件上的字太小,學生看得很吃力;班上仍有少數學生缺乏足夠的細致的觀察,因此這些學生思路打不開,口頭語言和習作語言較貧乏,沒有創意。如果在觀察階段教師就對學生進行啟發:你打算去觀察什么動物(植物),讓學生大量表達他們要觀察的對象,必定能帶動這部分學生也積極投入探究之中,進而提升學習能力。
注: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科學規劃立項課題“通過拓展語文主題學習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的研究”(課題編號:2019C484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黃新榮(1973— ),女,壯族,廣西天等人,一級教師,現任崇左市天等縣恒豐希望小學科研處主任,研究方向:語文主題學習。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