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花
【摘要】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程廣泛應用到我國廣大小學中,先進的教學理念要求在教學中不僅僅是老師單純地講授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本文就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培養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1-0053-02
教育部實際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就核心素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其中關于“核心素養”的要求進行了相對深刻的探討,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主張將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視為重要的任務。應該關注學生們需要具備的品質和實際的能力,將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擺在重要的位置,并將其作為主要的任務。小學英語學科更應如此,采取何種方式培養學生們的英語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具體定位是什么?均是現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什么是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可以細化出兩個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認知方面,其次是非認知方面??梢?,素養并不是單純的學會知識體系,或者是關注學生們對學習知識的主動意識,而是更深層次的分析其基本的內涵。解讀“核心素養”的基本含義,能夠了解其與“能力”的概念差異,在理論的表述上,其涉及到的內容更加的寬泛,其中包含著傳統教育中的知識及能力,同時也涉及到學生們自身富有的情感以及相應的學習態度等等。在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中,需要積極的關注語言能力、思想品質以及文化品格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需要關注的是具體的培養過程。語言能力的培養,往往是通過具體的語言傳授,使得能力得以培養,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將學生們培養為擁有著較強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的人。思維品質可以反映出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能反映出他們的品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思維品質重點是指思考分析的能力,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可以運用英語教學活動積極的開展多種多樣的思維活動。文化意識主要指的是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掌握各個國家的先進文化,同時又能真正的尊重文化間的差異。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這些均屬于貫穿其中的內容,可以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產生積極作用。
二、通過下列幾種方法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反映出相關的內涵:需要真正的從全體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其素質教育的理念,將其主體地位加以尊重,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們實現全面發展。上述提及到的內容均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的初衷,因此應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積極的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精心的設計教學的活動,運用科學的方式調動起學生們學習英語知識的熱情,同時對英語內涵的解讀抱有濃厚的興趣,以此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可靠的保證。
1.積極運用情景教學法,鍛煉學生的思維活力,使其語言的表達水平穩步提高。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需要積極地重視學生們對相關知識的吸收情況,老師可以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比如通過為學生們展示圖片或者是多媒體信息的方式使得英語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促使學習成效更加的明顯,同時保證教學的成果更加的優質,由此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使其可以積極的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在學習《On the farm》一課,老師應該積極的落實相應的引導性工作,為學生們營造出特定的環境氛圍,使其在合理的學習情境中掌握知識,在課件中給學生們展示相應的圖片內容,讓學生們了解所學習的主旨內容,鼓勵他們通過已知的動物叫聲判斷什么樣的動物,由此加入到課堂活動中,這個過程可以激發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的運用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從而調動起學習的主觀意識。在學習中,老師可以為其播放課件,讓學生們盡可能的運用英語表達所見所感,無論其是否表述正確,學生們的思維活躍度得到有效的提升。
比如在學“thirteen,fourteen, fifteen…”一課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為他們營造出特定的學習氛圍,使其在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中學習,比如涉及到秋天豐收的場景,讓學生們感知這一課的重要內容,在學習數字的時候,讓學生們結合豐收的場景,數一下豐收的果實,整個過程激發了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讓其掌握了基本的英語知識。在具體的學習環節,可以從數蘋果開始,起到良好的復習效果,讓學生們可以復習1-12的數字,之后出示其他水果的圖片,再讓學生數,這樣便能真正的激發他們的熱情,使其可以掌握新單詞“thirteen,fourteen fifteen…”,在對后續的練習中則是鼓勵學生們接觸更多的數字單詞,讓學生們在特定的情境中表述對相關詞匯和語句的理解,比如鼓勵學生之間問答:S1:“How many pears? S2: Ninety pears.”之后涉及到的相關內容則均應該圍繞著此類情境展開。
語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完善和實踐,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學生可以認識到更加親近的英語知識,主動地運用知識服務于生活。學生們了解到將知識運用至生活實踐中的技巧,這對于強化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2.通過老師課堂和學生交流互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重視科學教學方式的采取,也就是運用相對合理的語言實現與學生們的密切交流與共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課堂實踐,老師可以通過規范的課堂用語對學生們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無形中給學生們創設出特定的學習氛圍,使其可以在語言環境下認識自己的語言水平,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學生們進行口語交流的時候,需要關注其個體差異的存在,重視針對性的指導方針,讓學生們有方向感。每個學生有著自身的優點和不足,老師不能一味的否定,還需對其展開正確的引導,積極地幫助學生們走出學習的困境,真正的認識到進步的空間,倡導其大膽的交流和共進,克服膽怯心理,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積極的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進行對話交流的時候,需要重視的是學生們的基礎情況,讓基礎較好的學生接觸有難度的對話,讓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接觸簡單的對話,同時需要老師們的適當鼓勵,促使其具備基本的信念和信心。在交流內容上,需要重視針對性,這樣才能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
3.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只有不斷地強化他們的語言能力,才能使其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學習認知。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是老師們最基本的任務,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老師對語言進行合理的建構,在設計環節,應該依照學生的具體狀態,確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對于單元的合理化整理和內容的有效結合就是嚴格的依照核心內容完成相關的任務設定,保證教學內容更加系統。比如在PEP四年級下冊Unit 6 “Shopping”這節課中,根據教學的基本內容,使得學生們接觸到對應的情境,讓其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下接受知識的熏陶,從而逐步的提升對詞匯和語句的認識,之后模擬到商店購物的場景。整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們掌握最核心的內容,相關的單詞和句型就是關鍵。通過將新的知識和舊知識相互聯系,使得特定的場景富有設計的意義,讓學生們分角色扮演,進入到特定的環境之中,由此強化基本的對話練習,使其對話的水平穩步的提高,也讓教學的成效更加的明顯。學生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自主的交流,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彰顯出英語學習的基本效果。
4.將跨文化意識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
文化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需要積極的關注英語教學中的細節問題,重視一些基本問題的處理。想要讓學生自身的文化品格逐步的提高,應該重視他們對各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清楚的感知文化的內涵,認識到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老師應該對學生們進行詳細的闡述,為其普及西方文化知識,使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同時還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1)讓學生理解中西方國家文化的差異。
如在學習Unit 1 “How old are you?”一課時,應該讓學生們對詢問年齡這樣的問題有所了解,這一問題在國內外的差異是教學的重點,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對于外國人來說,這是一種不禮貌的問題,所以需要學生們在了解到國內外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合理的將其應用起來。
如在學習Unit 1 “Whats your name?”這課時,會使用到較為常見的問句“Whats your name?”老師應該督促學生們理解不同問話的技巧,如果在后面并未加上“please”等富有禮貌性的詞匯,會讓人體會到被審問的意味,這就給人一種不受尊重的感覺。因此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說“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這樣的問句就顯得相對委婉,更符合大眾的心理,因此可以通過這樣禮貌的方式去詢問。
(2)對比中西方國家的節日學習不同的國家文化。
由于對應的知識可以更好的迎合大眾的生活,所以對于學生們來說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確保學生們對相關的知識加以了解,對于國外的文化知識清楚感知。
如在學習Unit 8 At Christmas 這一課時,Christmas是英美西方國家特有的節日。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示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們了解其時間、來歷等,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其在理解相關內容的時候,借助于相應的活動感受不同國家過節的氛圍。
經過全面的解讀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促使學生們的文化品格得到培養,同時又能讓其基本的興趣得以提升,對于鍛煉他們的交際水平有著較大的幫助。
在小學英語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多種多樣,上述提及的僅是部分積累。在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時,應該積極的關注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重視其語言表達及交際的能力,依照其基本的狀態,使用科學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培養成果更加得明顯。
參考文獻:
[1]黃濟,勞凱聲,檀傳寶.《小學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陳琳.《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