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旭
【內容摘要】在高中這一學習階段中,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是高中教師最首要的任務。解題方法決定了做題的效率,如果解題方法合理了,那么學習的效率以及答題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本文就高中數學解題策略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 解題策略? 實踐方法
引言
目前,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對于高中生的分析與解題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技巧,那么就能確保后期知識點的掌握與鞏固。但是對于解題方法來說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實踐去發現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所以下面就講一下高中數學解題策略的實踐方法。
一、重視審題訓練
要想做好一道題首先就要認真的審題,很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粗心大意,不仔細審題,導致最后的結果與正確答案差十萬八千里。因此想要有效的提高解題的正確率,審題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這就要求學生們在解題之前就要先仔細的進行審題,不論是題型還是題目的每個條件都要仔細的思考,然后通過對題型的思考,找出題目的關鍵點,以及關鍵的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統一收集和綜合思考,最后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例如,我們在學習函數的奇偶性判斷的時候,當對一個函數進行解析時,比如說如函數y=x3,x∈[-1,3],判斷該函數的奇偶性。很多同學在面對這類題型的時候往往不夠細心,經常沒有仔細的進行審題,漏了后面x的取值范圍,只是將書本的知識點生搬硬套的去對函數做奇偶性判斷,最終將公式進行化簡后得到y=x3,直接將這個函數定義為奇函數。但是這個結果與正確答案是完全相反的結果,導致這個題目完全錯誤。如果學生們能夠在做題之前好好的審題,將x的取值范圍考慮進去,那么最后在判斷函數的奇偶性時就會參考x的取值范圍來進行解題,最后再根據書本知識可以判斷出該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所以,在針對這種類型題的時候,一定要向學生們強調仔細審題,然后提取出題目的關鍵信息,最后根據關鍵信息進行解題,這樣才能夠使解題效率提高。
二、情景創設解題策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數學知識也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們在教學生們解題方法的時候可以加入情境創設,讓數學知識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來,將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也能夠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感受到生活,從而使學生們更加的熱愛生活、熱愛數學。比如說,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很多學生們經常搞不清楚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形,因為這兩個函數實在是太像,一不留神就會弄錯。這時,教師們可以給學生們準備一些卡紙和剪刀,讓學生將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畫在卡紙上,然后剪下來,隨身帶著,當在生活中看到類似的圖形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
三、合理加快開放性題型訓練進度,拓展學生知識架構
在高中數學中不應當只設有應試題目,在設置應試題目的同時也要設計一些開放型的題目,當然也不是盲目的設計開放型的題目,需要科學合理并且適合高中生的開放型題目。因為這種題型不僅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最后找到一種最合適的解題方法。
四、數形結合思想
1.圖形解題法
高中數學的知識內容離不開圖形,因此學生們在解題的時候,教師應當多向學生們傳授利用圖形解題的方法,因為圖形解題法不僅能夠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還能使整個題目的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審題,并且在對結果進行檢驗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圖形來進行檢驗。
2.數量分析運算法
抓住題目中的每一個有效的數據,并且對這些數據進行著重的分析并且進行運算,最后提取出與題目相關的信息來進行解答題目。在高中數學的解題過程中教師們會著重向學生們講解采用圖形解題發來解決問題,因此就忽視了通過數量分析運算法來解答題目。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之中,對這種方法也要認真講解,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們對這種方法的練習,讓學生們能夠掌握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解題的效率與質量。
五、解題流程的科學回顧
在高中數學的解題過程中,在解完題目之后應當對解題過程當中的重要步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這個對于解題技巧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從多個方向去解題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師們布置數學題目的時候,需要與學生共同針對既定題目解答流程加以系統認證、分析,適當保留對典型題目核心數學思想和關鍵因素的概括經驗,進而輔助學生透過解題經驗總結掌握更加豐富的數學自主學習方法,并且廣泛接受更多相關類型題目測驗。
結語
總的來說,雖然目前我國在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也應當保留一部分,比如說解題技術。不可否認,傳統的應試教育就是為了高考而形成的一種教育模式,但是對于學生來說,解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關系到解題效率,還關系到解題的質量,如果能夠運用科學合理的解題方式,那么學習高中數學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游佳. 淺談高中數學解題策略實踐方法[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3):146.
[2] 王偉. 高中數學解題教學探討[J]. 數學之友,2018(04):24-25.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