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飛艷
【摘要】信息技術對教育的發展影響甚巨,而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工具的一種,不僅能夠集中展示教師所想要呈現的教學內容,而且能夠從視覺和聽覺等多個層面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對優化教學效果作用突出。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這一信息化教學資源來呈現教學內容,突出信息技術課程特有的教學邏輯與操作步驟,方便學生理解學習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切實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教學 ? 信息技術課堂 ? 應用策略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生活方式帶來了諸多便利與改變,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得益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熟悉與興趣,微課這一信息化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也越發突出。對于原本內容含量豐富、操作邏輯較為復雜的信息技術課程來說,微課資源無疑為平衡課堂趣味與課堂效果這一難題提供了更優的解決方案。而在明確微課資源重要價值的基礎上,初中教師還應當在實踐中了解、探索微課資源的更佳應用方式,為信息化教學改革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一、關注教學重點,突出微課優勢
顧名思義,微課短小精悍、時長較短,既能夠發揮教學作用、充當“課”,也可以利用其“微”的優勢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從本質上看,微課是數字化教學資源的一種,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而受到重視。那么教師在運用微課資源時就必須重視教學重點,依托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制作微課,從而凸顯微課資源的鮮明優勢。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微課資源能夠更集中、更突出地呈現碎片化的知識片段,而這樣的特點也為教學重點的突出呈現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在深入研究課程、明確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制作微課,將教學重點以微課形式系統地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整合知識內容、內化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做計算機導購員——計算機軟硬件》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選取計算機的軟硬件分別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等硬性基礎知識作為微課內容,以直觀的思維導圖形式或表格形式展示出來,在說明部件名稱、功能的同時配合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計算機模型、并將其拆解為一個個零碎的軟硬件。像這樣,不僅能將原本零碎的知識整合成為系統化的直觀教學內容,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理清知識脈絡,充分發揮微課的教學優勢。
二、簡化教學難點,呈現教學邏輯
信息技術課程技術性、操作性較強,并且表現出獨特的學科邏輯與教學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而且還應當具備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技巧。然而,即使當今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少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直觀認識仍然停留在游戲、小說和互聯網方面,在理論知識和技術應用方面都有欠缺。信息技術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常常觸及“知識盲區”。而這些教學難點又與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在邏輯密不可分,僅僅憑借生搬硬套或教師口頭講解是很難完全被學生所吸收的,同時受制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形式,教師也無法面面俱到地解決學生的疑問。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資源,分步驟詳細拆解操作過程,或結合理論與實際應用幫助學生理解,達到簡化教學難點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揭開信息處理工具的神秘面紗——計算機及編碼》這一單元時,二進制常常是學生繞不開的大難題。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資源,在介紹二進制原理的基礎上從正反兩方面列舉一些簡例并直接按照二進制原理計算,拆解教學步驟幫助學生理解,在微課“化簡為繁”、放緩教學節奏的輔助下實現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的教學目的。
三、增添信息元素,豐富課堂色彩
在集中呈現教學內容、詳細拆解教學難點之外,微課作為結構化數字教學資源的優勢也值得教師進行深入調研、充分運用。與其他多媒體教學資源類似,微課也能夠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呈現豐富多彩的趣味化教學內容,并且得益于其主題突出、指向鮮明的特點,微課在吸引學生課堂聽講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有著尤其突出的優異表現。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靈活地將微課同多樣化教學策略相結合,借助微課創設情境、設計活動,推動教學氛圍和教學效果進一步優化。
例如,在教學《挖掘數據的價值——數據分析與大數據》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選取數據分析的價值作為微課的切入點,先通過展示、分析一組數據來呈現數據分析的作用。比如向學生簡單介紹當前各種應用軟件都具備的推薦機制,即根據用戶數據分析為用戶推薦更符合用戶偏好的內容,并配合相應的圖文或簡單視頻片段,重點展示大數據分析的強大功能與存在作用。這樣在微課中借助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引起學生的興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對數據分析和大數據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現象背后的信息技術邏輯,能夠在增添課堂趣味、優化教學效果的同時拓展學生視野,借助信息技術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
結語:微課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遠不止于激發學生熱情、吸引學生興趣,教師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微課在展現學科邏輯、呈現教學內容方面的教學優勢,主動對微課的制作和應用進行深入了解,并在應用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應用策略。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考慮微課與翻轉課堂等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有機融合,借助微課這一教學資源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最大化發揮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基金項目:本文是郴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立項課題《“1十N”網絡聯校共同體教學應用實踐研究》的初期成果】
【參考文獻】
[1]田宏亮. “學案導學,微課助力”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J]. 啟迪與智慧(中), 2020.
[2]鄧雨春. 靈活運用微課 助推信息技術教學發展[J]. 山西教育(教學),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