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泓蘇
摘要: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關鍵學科,因此合適的教學方法極其重要。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為主,不斷總結和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文章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給相關教師提供經驗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鑒賞能力;培養策略;教學效果
隨著教學改革要求的變化,小學美術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并由此培養學生的美術基本技能、審美能力和品德情操,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觀察能力。小學美術教學已經不再是寫寫畫畫的過程,這樣既不能滿足對學生培養的基本需求,又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以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一、讀懂教材內容,課堂實踐體驗
教師要引導學生先讀懂教材,只有在讀懂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理解實踐教學內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并尊重學生體驗藝術,讓學生從教材作品的風格、特點等方面理解相關內容、品鑒教材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親自實踐。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以下統稱“教材”)六年級下冊“尋找美的蹤跡”時,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教材內容,理解教材中的肌理。首先,讓學生分清楚哪一種是自然肌理,哪一種是人為肌理,觀察教材所給出的內容,并清楚地分辨出來,然后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存在的肌理,如花生的紋絡、玉米的紋絡、沙漠和倒影的肌理等,通過觀察這些內容,讓學生明白肌理的美離不開秩序、節奏、韻律、色彩等;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了解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從波洛克的畫中尋找肌理,尋找美的存在,讓學生自己理解并真正讀懂教材內容;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自實踐,根據自己所學所想來繪畫,將自己的理解通過作品展現出來,繪制一幅紋理圖。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進一步提升鑒賞能力。
二、明確教學目標,活躍課堂氛圍
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包含很多內容,如人文、歷史、文學等,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學生便會感到枯燥。因此,教師可以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借助視頻教學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喜怒哀樂”時,教師要先明確這節課內容的教學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心情和表情的關聯性,同時知道喜怒哀樂的特征及表現手法;技能目標:掌握基本任務的頭像造型手法和用線方法;情感目標:讓學生熱愛生活,同時培養其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目標明確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如《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和《蒙娜麗莎》,先欣賞這兩幅畫,然后將其引入教材,使學生對其產生好奇,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喜怒哀樂的視頻,讓學生對其進行評價。評價是學生鑒賞能力提升的必經過程。
三、開展主題鑒賞,培養鑒賞能力
主題鑒賞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所謂主題鑒賞,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某一主題,讓學生對其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的觀點,將主題內容用自己的鑒賞方式表達出來,既要說出其存在的優勢,又要將其不足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珍愛國寶——古代的陶瓷藝術”時,可以以“古代陶瓷藝術鑒賞”為主題來開展教學。教師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給出的圖片,在鑒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顏色、特點、細節描述等方面來鑒賞教材中的陶瓷作品。待學生大致鑒賞完一遍之后,教師提問:通過觀察,你最喜歡哪一個陶瓷作品,為什么?學生可以通過評價作品的樣式、顏色、花紋等表達自己對這一作品感興趣的原因。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蓮花尊,理由是其形狀很像蓮花,整體造型比較獨特,顏色極具古典韻味,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從細節可以看出古人精湛的技藝。通過主題鑒賞,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
四、通過現場鑒賞,提升鑒賞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局限于課程內容,應當帶領學生進行現場鑒賞,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鑒賞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窗外的景色”時,教師讓學生欣賞教室外面的景色,讓學生觀察窗外的景色有哪些,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點和色彩結構。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窗外的景色別具一格,尤其是不同的時間段,窗外的景色也會有所不同。學生觀察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所觀察到的景象的特點,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同樣,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千變萬化的帽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校園外觀察行人所戴的帽子,或者到商場中的帽子專區集中欣賞,學生會發現帽子有很多類型,如運動類、休閑類、造型類等。通過現場觀察,會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養其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楠.從鑒賞入手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新通信(下),2020,22(3).
[2]季瑩.讀懂大師,從鑒賞開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教師,202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王曉敏.美味需“品”更需“評”: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審美評價能力[J].才智,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