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
摘要:導學案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科學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開展有目標性的學習,以此來有效改進與完善相關的知識體系。文章從三個角度探討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導學案,為高中數學教學注入新活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導學案;應用策略
一、在預習環節中應用導學案
高效且良好的課堂預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深入理解。教師可以把導學案應用于課前預習中,引導學生借助導學案預習新知識,以此來讓學生初步把握要學習的內容,并要求學生記錄在預習時產生的疑問,讓學生懷揣疑問進入課堂學習,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在課堂上應用導學案
教師除了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數學問題,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對此,教師可以把導學案引入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探究一題多解的有效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激活和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三、在課后應用導學案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合理設計、安排課前預習和課堂學習環節,還有必要安排好學生的課后總結討論環節,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總結與歸納,并反饋課堂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學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且教師也能全面掌握班級每名學生的學情,有利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切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人教A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1—1)》“橢圓與雙曲線”相關知識后,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相關內容,適當補充圓的知識,然后給學生展示如下的導學案:如圖1,一個動點D在圓A上,在圓A內取一定點B,依次連接AD和BD,并作出線段BD的垂直平分線。假設點C為AD和BD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則動點C的軌跡為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假設在圓A的外部取定點B,重復上述操作,那么點C的軌跡則變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如圖2)。當學生接觸到上述導學案以后,便會主動驗證這個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借助幾何畫板軟件來構造出橢圓與雙曲線,進而增強學生對這兩個曲線形狀的認知,讓學生有效內化所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實際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導學案勢必會為高中數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教師要有效將導學案靈活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促使學生靈活、高效地學習數學,進而讓高中數學教學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蔡智雄.高中數學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存在問題研究與解決建議[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8(20).
[2]徐斯亮.導學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下旬),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