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摘要】小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與他們掌握單詞量的多少有著直接的關系。單詞掌握得多,詞匯量大,就能讀懂英語詞句的意思,就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成績。特別是在英語考試中,如果單詞掌握得多,就能看懂題目的要求,便能順利地根據題目的要求來做完試題;反之,單詞掌握得少,連最基本的題目要求都看不懂,你如何來完成考試呢?因此,小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讓小學生掌握較多的單詞,讓小學生的詞匯量有較多的積累,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教學情境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掌握足夠多單詞的意義和作用
小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三年級的小學生,將要學習一門陌生的語言,難度可想而知。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學習好英語,就需要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需要記住大量的單詞,詞匯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小學生英語成績的高低,決定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技能,也直接影響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想要學習好英語,詞匯掌握的多少是最基本的保證,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如果英語單詞詞匯量掌握不夠,記憶的不多,小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英語必須掌握的技能就難以形成,學習英語時聽不懂,考試時分數不高,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難以養成,學習成績勁頭必須會下降,必然會影響到英語的成績。所以,英語單詞掌握的多少對于學好英語非常重要,學生只有掌握了充足的單詞詞匯量,才能聽懂英語的話語和看懂英語課文,才能暢地、順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也才能在英語交往和交際中得心應手,才能對英語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對英語產生興趣,才能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師要多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積極參入,把學習英語當成一種興趣來學習。根據我多年從教小學英語的經驗,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情境故事、音樂等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知不覺完成小學英語的教學任務。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要眼、耳、口、手、腦并用
英語教學,最終體現在口語中,在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流暢、順利地交談。因此,學習英語的關鍵是口語的教學。英語口語的教學是有聲的,英語語言教學首先是以口語的形式體現出來,學好標準的口語是學好語言的前提和保證。小學英語的學習,從最基本的26個英語字母開始,這26個字母,卻是學生們學習英語的關鍵。從未接觸過英語,從未接觸過英語字母,卻讓小學生學會發音、學會詞調,對小學生來說有一些難度。但這26個英語字母必須要求人人掌握,人人過關,如何讓小學生掌握這26個字母的同時教給學生各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對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顯得非常重要,因為這26個英文字母是學習英語的敲門磚,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中的基礎,為學習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字母的寫法,字母的正確讀音,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從而掌握正確的拼寫形式。這26個英文字母掌握后,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在教學新詞時可用音形結合的方式列出已學過的相似詞,從而逐漸加強對所學新單詞的音形印象。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新授英文單詞時,英語教師應做到讀音、形、意的完美結合,不能片面地為了教而教,只教某一方面卻忽視了其它方面。另外,還要注意遺忘的規律,學習了一些單詞后,時間一長,學生難免會遺忘,我們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進行長時間的記憶,長時間的牢固掌握,所以必須要使詞匯能保持較長時間記憶,要做到長時間的牢固記憶,就要運用遺忘的規律,在學習時要做到眼睛邊看耳朵邊聽,同時,還要開口邊讀邊動手寫,即眼、耳、口、手、腦并用,努力將單詞的音、形、義融為一體,對單詞形成牢固的記憶。學習后,間隔3天左右再學習一次,七天左右再寫寫讀讀,一月左右再復習一下,這樣,單詞的學習就比較牢固,記憶比較長久,不易產生遺忘現象。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
小學英語的學習,從難到易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關鍵,讓學生對英語產生好感,對英語教學產生深厚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入到英語的學習中來。因此,英語教學中可以改變教學方法,打破傳統教學的弊端,采用情境式、有趣味性的教學,讓學生主動參入,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積極參入英語學習之中。小學英語課本趣味性較強,教學教材接近生活,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上至天文地理、自然現象,下至動物植物等都有,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隨處可見。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把單詞用小學生常見的、喜歡的小動物的聲音來模擬,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肯定會非常喜歡,主動參入模仿中,在不斷模仿中學會了單詞的讀音。如我們可以分別根據各個單詞的特性和詞的意義,用不同的動物的聲音表示出來,比如小學生都非常喜歡小貓、小狗、小雞、小鴨等,這些可愛的動物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見到,如果在上課時英語教師讓學生根據小動物的聲音,根據不同的單詞來摹擬它們的叫聲,并輔助各種小動物的各種小動作、小表情,學生們很快就通過聲音,不用看就知道是什么動物,學生的興趣馬上來了,他們會興致盎然的學起來,模擬各種小動物的聲音和動作,很快就學會了單詞的詩意和詞匯。當下課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還沉浸在故事教學的情境中,還在回憶著,在說著唱著,還在“Mew Mew”“Cackle Cackle”地叫個不停。這樣,模仿身邊小動物教學,模仿它們的聲音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們懂得單詞的真正含義,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和運用,還激發了學生的童心,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調節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氣氛,讓學生們對單詞不再恐懼,對單詞產生喜歡,邊模仿邊唱中,也學會了單詞。
當然,模擬聲音的教學,除了身邊的小動物之外,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非常熟悉的聲音,如來電話響鈴的聲音、刮大風的聲音、下雨的聲音、小汽車的發動聲、突然的敲門聲,等等。我會根據上課教學的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模擬適當的角色,模仿各自角色發出的聲音來學習,創設一個模擬環境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沉浸在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很快記憶,掌握比較快,學生們在模擬時興致勃勃,全員參入,很快就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另外,聲調的高低,對學生的注意力也產生深遠的影響,一高一低,或重或輕的語調,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提高教學效率。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生讀單詞時,經常使用升調或者降調,讓各個單詞的讀音或高或低,或者可以將聲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讓各個單詞之間形成語調上的對比,語調上的不同,讓兩者形成鮮明的比較,讓學生產生較重的感應,就會對所學單詞有不同的感覺,便于學習不同的單詞。
四、小學英語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動作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玩,愛蹦愛跳,愛打愛鬧,在說笑中喜歡做各種各樣的小動作,小動作代表了學生的年齡特征,代表了小學生的性格和習性。小學生不僅在學校和同學聊天時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肢體動作,在家里更是如此,他們喜歡圍坐在父母身邊,手拉手,手纏繞在父母脖子上,或者用手做出各種夸張的動作,來表示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或者情感。各種小動作代表著學生的所思和所想,代表著學生的性格和特點。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善于運用小學生的各種“小動作”,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利用各種小動作來優化英語教學,可以直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經常觀察學生們在聊天、玩耍、學習之中出現的各個“小動作”,并把各個“小動作”進行總結和夸張性的擴大,讓“小動作”更具有代表性,讓“小動作”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的各個階段,根據教學內容做適當的小動作,讓學生產生驚喜,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集中注意力,全身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的最大特性是好動,無論在哪個學科的課堂上,要他們乖乖地坐上40分鐘來集中精力聽課,他們往往會在半路上出現開小差現象,注意力不集中,眼光看向別外,心里想著與教學無關的事情等,出現開小差的現象,直接影響著小學英語的教學進度。針對小學生的這種生理和心理特性,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種“小動作”,在教學的某個細節,在教學的某個情境時,讓“小動作”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賦予枯燥死板的舊的教學方式以鮮活的生命,讓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潛能,讓老師帶領全體學生都互動起來,形成活躍的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互動的氣氛中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互動起來。英語的課堂語言,除了英語教師的講解,學生非常熟悉的“小動作”也是英語課堂的語言,“小動作”語言具有具體形象、簡單明了、表情豐富、學生一看就懂,就知道英語教師需要說什么,明白教師讓他們干什么,知道教師內心需要向學生表達的意思。有時,英語教師適當地運用小動作語言,往往要比煩瑣地講解要來得簡明生動。因此,英語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借助各種學生非常熟悉的“小動作”來達意需要講解的內容,會直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般英語上課前的傳統形式是起立、問好,班長領著學生跟著做,如果改變為簡單易懂的“雙手前擺歡迎式”,這樣不但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直接更拉近了師生的距離;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英語教師做出“勝利”手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當學生回答錯誤時,英語教師做出“手托腮思考狀”,讓學生再思考一下,學生便會明白英語老師的意圖,便會再認真思考一下剛才的回答;當然,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過程做出不同的“小動作”,這樣不僅活躍了英語課堂氛圍,也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互動起來,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英語課堂師生真正互動起來,從而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