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尚未全面,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存在較大難度,動手操作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通過動作感知和理解知識點,進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動手操作;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數學是小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數學知識點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且包含著較多的數字和符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因此,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愛好特點,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并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在實踐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同時,創設動手操作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知識,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對問題的解決能力。
一、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受到無意注意的影響,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知識點學習和吸收的效果。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發展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組織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去理解問題,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動手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例如,在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假定為“花果山”,教師需要在課前準備好卡片制作的猴子頭飾、桃樹和桃子等,由教師扮演大猴子帶領學生扮演的小猴子到“花果山”摘“桃子”,在此過程中,利用“桃子”的數量來分別表示數字1到10,并通過“采摘”的動作來控制桃子的增加與減少,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數字1到10與“加減法”的具體含義。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樹上一共有10個桃子,我們一共摘掉5個,用數學算式該怎樣表示呢?”學生依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10-5=5”。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動手操作活動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眾人的力量是無窮大的,這種團隊意識和精神也是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小組合作與動手操作教學有效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充分吸取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并與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有效結合,有利于開放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養成良好的思考和探究的習慣。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將其進行任意組合,看看哪個小組組合的圖形更多。小組成員利用七巧板拼成各種圖形,如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物品的形狀,在此過程中,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充分鍛煉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小組探究活動的效率和質量,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圖形性質的認識與了解程度。
三、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學科,將理論與動手操作相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能力,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動手操作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發散思維能力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一課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鐘表的組成部分進行認識和學習,之后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教具設計并制作自己喜愛的鐘表中。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融入鐘表的制作過程中,通過鐘表的最終呈現效果能夠表現學生不同的思維與興趣愛好特點,如部分女學生會將自己喜愛的貼畫作為表盤的數字,男學生會將鐘表的指針做成“劍”和“槍”的形狀。之后,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如“將你們的鐘表調整到8點整”,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將鐘表的指針撥動到相應位置。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對鐘表上的數字和各指針分別代表的含義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新課程改革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將動手操作應用在教學中,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與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進而推動學生能力的全方位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素惠.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J].學周刊,2019(25).
[2]須燕.動手操作讓智慧之光在指尖閃耀:關于小學數學課堂中“實踐操作”的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9(18).
[3]張國臣.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操作的有效性論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2).
[4]陳瓊棟.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9(2).
作者簡介:張海云(1972—),女,民族:漢,籍貫:山東省膠州市鋪集鎮,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就職于山東省膠州市鋪集鎮鋪集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