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雪
摘 要:地理課程是高中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地圖又是學習高中地理這門課程的一種重要方式。所謂讀圖能力,指的是識別、分析、處理地圖中的相關信息,同時還能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繪制地圖。讀圖能力對于高中生學習地理這門課程來說至關重要,讀圖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高中生地理綜合素養的提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學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希望能夠促進我國高中地理教育事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讀圖能力;策略分析
一、引言
高中地理這門課程對于高中生來說相對較為陌生,絕大多數學生無法像學習數學、語文、英語這類課程一樣已經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與體系。面對高中地理這門課程,大部分學生較為迷茫,無法采取較為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無法取得預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高中生的讀圖能力較為低下,這進一步加大了學生對于地理這門課程的學習難度。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將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擺在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提升學生的讀圖技巧
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應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提升其讀圖能力的一個重要基礎是熟練掌握教材中與地圖相關的基礎知識,并且能夠對一些較為常用的圖例進行識別、記憶。學習地圖是學習高中地理這門課程的基礎,對地圖中相關信息的解讀在地理綜合測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識別并記憶地圖中一些較為常用的圖例,并對相關的地圖基礎知識充分理解與把握,例如,引導學生對比識別與記憶一些分布圖、地形地勢圖、統計圖以及景觀圖等。與此同時,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識圖習慣,逐步樹立識圖意識,從而逐步引導學生將地圖作為學習工具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逐步使用圖例、比例尺、指向標等相關要素,并對地圖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標注。通過這樣的方式,高中生可以逐步養成學地理這門課程的習慣,從而不斷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二)逐步培養高中生分析地圖中相關信息的能力
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接下來,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已有認知基礎,引導學生對地圖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分析地圖中的相關信息,指的是學生在讀圖這一過程中,能夠對地圖中蘊藏的一些信息進行思維上的加工、信息上的取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組合、歸納總結、適當處理,最終剖析出地圖中所蘊含信息之間的聯系,并將其轉化為文字信息。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為學生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地圖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這樣一方面可以轉變學生過去對地圖中的相關信息進行隨意分析的局面,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更好地引導。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在講授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的相關知識與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地理知識。如果對其進行地殼物質循環方面的分析,學生可以對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與鞏固;如果對其進行海陸間水循環方面的分析,學生則可以對海水、地表、降水以及地下徑流等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與鞏固。因此,對于同一張地圖,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盡可能從不同的視角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以便于不斷提升高中生的地圖分析能力。
(三)提升學生圖文信息、圖表信息的轉換能力
要想切實提升高中生的讀圖能力,需要逐步提升高中生對圖文信息以及圖表信息的轉換能力。當前,對于高中地理這門課程來說,對學生圖文以及圖表信息轉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要想切實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綜合素養,高中生一方面應當不斷強化自身的地理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與高中地理這門課程的其他知識相比,地圖信息方面的知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識別、分析與信息轉換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的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當注重對學生圖文信息轉換能力以及圖標信息轉換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高中生讀圖能力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相關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當將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放在一個核心位置,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與把握地理的相關基礎知識,之后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與圖文信息、圖標信息的轉換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進而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許立軍.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思考[J].情感讀本,2018(27).
[2]頡現辰.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9(22):14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