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金
摘 要:小學階段開設了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讓學生的安全教育更全面、更具象。教師在教授這門學科時,應當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模擬安全問題場景,并且加強教生之間的互動,教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深入挖掘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安全教育內容,以此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安全教育。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小學教育;安全教育
近年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在注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道德與法制這門學科,從德與法的角度讓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更加深入,也更加全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挖掘教材的安全教育內容,讓學生辨析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問題與安全問題的關系,提高其安全意識及法律意識,懂得以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安全,讓道德與法治中的安全教育更具實效。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的很多安全教育內容是隱性的,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更容易理解,加快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化過程。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其課堂內容雖然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但限于學生生活經驗的不足,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安全問題時,如果只使用口述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有時會無法理解,無法將這門學科知識與安全問題聯系起來,教學過程會顯得生硬無趣。所以,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大屏幕上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通過生動有趣的視頻可以促使學生快速領會教師的意思。例如,教師在講五年級上冊“面對成長中的新問題”一課“煙酒有危害,毒品更危險”一節時,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煙酒危害與遠離毒品的宣傳片,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煙酒對成長的危害,讓學生在心中樹立遠離煙酒遠離毒品的意識,從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安全教育。
二、模擬安全問題場景
從知識的掌握到運用,從理論轉化為實踐,它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如果能虛擬一個環境讓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那么對學生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安全問題時進行自我保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必要的知識后,還要注意檢驗學生是否已經具備將知識真正應用到生活中的能力[1]。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進行場景模擬,通過在課堂上建立虛擬場景讓學生參與到模擬的環境之中,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重點。在學生進行場景模擬時,教師也應當做好記錄,并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及時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及時完善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法。例如,教師在講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一課時,為了保證學生的消費安全,讓學生在心中樹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進行模擬,找出幾個學生,將學生分別設定為消費者、路人、奸商、警察等角色,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場景模擬,讓“奸商”對“消費者”進行欺騙,“消費者”要找出這個過程中的問題,如果“消費者”被成功欺騙,再由“路人”報警,最后由“警察”模擬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這個模擬,教師在教會學生如何安全消費時,又教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避免上當受騙,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如何運用法律武器安全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學實效。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和正常的數學、英語不同,它的教學成效更側重于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并轉為實際運用的程度。教師在教導學生如何樹立良好的道德思想與法治觀念時,還要讓其在生活實踐中發揮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應過于死板,需要隨時和學生進行互動,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有趣,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安全教育,學生會更愿意配合教師[2]。教師在上課時,可對重點知識進行親身示范,在加強學生對于安全知識的印象的同時,又拉近師生關系,或者通過讓學生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師生互動過程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道德與安全,是否擁有了正確的安全防范意識,并且能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實在課堂教學當中。例如,當講“家中的安全與健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一些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帶到課堂當中,為學生進行正確的示范,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家用電器,再讓學生到前面進行實際操作,并讓學生討論糾正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安全隱患,以此保證學生真正掌握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避免學生在生活中受到安全威脅。通過教師的示范與學生的親身操作,教師可以既與學生拉近師生關系,同時又教導學生生活中的安全知識,提高課堂實效。
四、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道德與法治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學生每時每刻都在接觸這門課程的相關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卻只是知道相關的理論知識,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沒有明確的概念,特別對其所要傳授的相關安全問題沒有意識。因此,教師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內容時,還應結合學?;顒蛹皩W生的生活實際,抓住時機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安全教育滲透在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中,最終落實在學生的生活中。例如,學校經常會組織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看電影、做社會實踐勞動,教師在帶領學生走出校門的過程中,就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結合所學知識讓學生進行實際操練。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的安全教育需要教師去深入挖掘,并讓其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多層次地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在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法律意識的同時,讓學生可以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安全問題,為學生的成長環境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卞一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66.
[2]張小艷.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華夏教師,2017(23):80.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