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雄利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可以提升學習的質量。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將課堂趣味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教學中廣泛地收集研究對象,確定教學的目標,通過構建問題與學生互動,讓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能夠加強對歷史知識的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創新教學方法;新課改;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探究式的課堂介于常規課程與活動課程之間的教學模式,主張教學內容有老師設計,采用問題教學模式,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實現探究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老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得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學生可以增強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一、“課堂探究”的預設目標
隨著歷史課程不斷地深入,教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要求老師要做決策者,所以,探究式的課堂目標需要老師自己設計,教材是老師教學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老師有義務對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再創造,老師對課堂探究模式的教學目標的設定分為以下四個步驟。首先,確定“課堂研究”的對象。課堂研究事物活動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探究對象。只有老師設計學生感興趣、想研究解決的問題,學生才會主動地預習,更加有激情地搜集資料,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可以通過舉手表決,讓學生自行選擇。其次,收集研究對象的資料。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的資料,都是越多越好,在設計目標和教學方法時,老師要不斷地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備,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和資料,老師可以得到不同的啟示,并且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補充趣味性的知識,進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再次,老師要確定探究的主體,以時間、歷史、人生等方面作為探究的主體,通過計時方式讓學生感受歷史的誕生,通過感受歷史,感悟人生的智慧。接著老師可以圍繞探究主題進行選材,考察教學的內容是否與主題有關,是否可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是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等方面確定選材。
二、“課堂探究”的組織實施
“課堂探究”的組織實施,采用的是問題教學的方法,問題教學法是指組織學生圍繞著老師和同學提出問題,進行有深度的探索與討論,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進行感悟,將單純的傳授知識轉為激發學生的挑戰意識和好奇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探索歷史知識,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設計課堂探究的目標。
(一)構建問題梯度
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材的內容設置問題,過難或過易的問題都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只有難度適中的問題,才能夠擴展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提升自己。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逐步的深入思考,通過老師的引領對知識和問題加以分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梳理思路,讓學生能夠對問題和知識進行總結,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提升教學的效果。
(二)變化問題形式
老師通過教材提出的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教材中沒有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學生已經明白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能夠讓學生逐漸地構建知識體系,提出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受到挑戰,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讓學生加以論證,提出合作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提升交流的能力。所以老師要根據教學的目標提出相應的問題,為學生構建輕松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漸的提升學習的質量
老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時間的問題,問題的數量要適中,題量過多會讓學生出現疲憊的心理,容易激發學生的抵觸感。并且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都能夠思考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逐步的提升學習的興趣。留出充分的時間供學生思考,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課堂探究的教學反思
課堂探究模式應該是開放式的、相互交換想法和技能的過程,師生雙方可以相互溝通,激發創造力的過程。其次,歷史學習并不是只為了了解歷史知識,而是認識現在,指導未來,通過設置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逐漸地思考,讓學生受到歷史事件的引導,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更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歷史思維。最后,課堂探究欲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題目,鼓勵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減少對老師的依賴感,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與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的探索歷史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可以運用課堂探究的形式展開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積極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孫燕.初中歷史課堂探究式教學[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4,(12):65.
[2] 楊利.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情感讀本,2020,(18):40.
[3] 王玉芳.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高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8):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