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文化精髓之一。數學讓人們的生活出現了無限可能,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符合現代素質教育觀的要求,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于此,文章將從四個方面闡述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路徑。首先,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涵,可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文化素養。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將數學歷史有機地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文化。再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思維。最后,要加強小學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文化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融入
在我國教育教學中,數學是一門必學科目。很多家長以及教師習慣性地重視語文文化的傳承和教育,往往忽略了數學文化的培養。將數學文化有效地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現代教育價值,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鉆研精神的培養。同時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將數學文化有機地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是提高學生整體文化素養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一、 數學文化內涵
數學文化包含很多方面,包含數學思想、數學精神、數學方法、數學觀點和語言,還包含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還包含數學科學家、數學歷史、數學中的美學、數學教育,更包含數學方面的人文成分、數學與社會聯系、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等。
二、 培養數學文化的重要性
(一)符合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目標要求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國家將素質教育放在了教育的首要目標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符合我國現代化發展需求的,是符合人才培養要求的。只有提升我國整體的國民素質,才能夠不斷推動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重要途徑
在以往的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很多“高分低能”的“人才”出現,嚴重阻礙我國的整體素質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值得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實施和探究。
三、 數學文化融入小學課堂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提升學生數學文化素養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最基本的保障,教材的內容具有普遍性、趣味性、教育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內涵,將教材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教材對學生數學文化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課本中將數學知識與數學趣聞、數學重大發現、有關科學家的故事進行介紹,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有效地豐富了數學的教育內涵,對學生數學核心文化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文化素養,是將數學文化有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發揮教育價值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教授《比例的意義》這一課時,在“比例的意義”板塊中,給學生出示了幾張不同場景下不同大小國旗的圖片,一張是在天安門升國旗的場景,一張是在校園升國旗的場景,一張是在教室中張貼的國旗圖片,還有一張是在外交會議中出示的國旗,讓學生說一說這幾面國旗的尺寸,引導學生探究國旗尺寸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教師借此機會,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在課后還給學生拓展了國旗的規格相關知識:國旗的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一顆大星右面。國旗之所以選擇紅色,象征的是革命;國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系,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五角星用黃色是為著在紅地上顯出光明;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個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這是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而團結。同時還給學生普及了國旗的含義,是團結的、革命的、勝利的旗幟,是人民的旗幟,代表著我們偉大祖國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學生在學習了數學相關知識的同時,還了解了國旗的意義,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數學文化的教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有機融入數學歷史,加深學生對數學文化的了解
歷史記錄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讓人們對世界有更加清晰的認知,歷史能讓人們以史為鑒,從歷史發展中汲取經驗,更好地指導現代生活,還有助于人們不斷創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有效將數學歷史融入其中,讓學生對數學歷史的發展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可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所以,教師將數學歷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是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例如,在教授《圓的周長》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周長的概念,同時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圓周率的相關歷史資料,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界對于圓周率的運算已經堅持了千年,數學家們一直在不斷精確圓周率小數點后的數字,這讓學生了解到圓周率在數學歷史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重視起來。同時,教師還給學生講解了我國在圓周率計算中的貢獻,給學生出示相關歷史資料:祖沖之是我國最早精確計算出圓周率小數點后七位數的人,那時候距今大約有1500年之久。在那樣的原始工具下,祖沖之能用割圓法,將它算出,可見祖沖之的偉大。在文化歷史的了解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增強了學生對古代數學科學家的敬畏之心,對知識的敬畏之心,給學生以莫大的鼓舞,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也有助于將數學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將數學歷史有機地滲透在日常教學中,對于數學文化的傳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三)加強數學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數學文化思維
數學文化來源于生活,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人們利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如果脫離實際,只是機械學習知識,不利學生的成長,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和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去看待生活中的事情,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數學價值,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核心文化素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加強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是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教授《位置與方向(二)》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位置和方向的方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教師將本課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為學生創設了相關情景:夏季是一個臺風高發期,臺風對于沿海城市來說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所以,臺風的預測十分重要。氣象臺會根據衛星,在臺風來臨時進行預測,可以有效地提醒市民預防,相關部門做好防范工作。那你們知道臺風位置的報道一般會怎樣報告?學生說:“臺風在什么方向,距離海岸多少米。”教師引導學生讀題:“是的,接下來一起看一下大屏幕,這是某年的一個強臺風位置圖,觀察一下,里面給到一些數據:目前臺風中心位于某市東偏南60度方向、距離某市700千米的海洋面上,以3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沿直線向某市移動。根據這些信息,你們能確定臺風的位置嗎?”教師帶領學生根據提示的信息,并引導學生正確描述臺風的角度和具體方向,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在坐標上一起找出臺風的位置。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有助于數學文化的教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加強聯系實際,有助于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文化素養
在教學中,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領路人,對學生的發展以及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的整體素質對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給教師創造學習和提升的機會,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的整體文化素養,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文化素養是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課堂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播數學文化,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校組織教師定期開展數學教研,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絡教研,連線一線優秀教師,互相交流經驗,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學校還要為教師創設線下學習活動,帶領教師對數學教學進行深入的探究和鉆研,給教師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增加教師的知識儲備,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同時還應鼓勵教師進行自我提升,平時多看一些數學相關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還可以通過網絡了解一些資訊,發現信息中的數學文化價值,并有效地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對數學文化進行延伸,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在多種培訓方式下,整體素質將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將數學文化精神更好地傳達給學生,給學生更好的數學文化熏陶。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教師的再教育,能夠提升師資的整體素質水平,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利于數學文化的教育滲透,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更有利于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文化教育能夠為數學教學課堂注入活力,讓數學教學充滿文化氣息,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數學文化的融入,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豐富的內涵,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念,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在學習中發現數學的美,數學的意義。學生的觀念發生轉變后更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推動我國數學素質教育的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鼓勵教師進行自我成長,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還要有意識地將數學歷史、名人故事等融入其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文化素養。同時也要重視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麗薇.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學史資料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9):139-140.
[2]邢淑園.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路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4):84-85.
[3]安清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129-130.
[4]宋乃慶,蔣秋,李鐵安.數學史促進學生學習發展——基于小學數學課程的視角[J].自然辯證法通訊,2021,43(10):71-76.
作者簡介:
張小葉,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陽回族鄉高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