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雙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能夠提高課堂導入藝術性的策略,并要結合教材當中的具體內容,依托以下等策略,為學生設計引人入勝的導入,以此可以在課堂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讓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從而能夠較好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故事導入
高中數學教學的導入可以選擇很多方式,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發展狀況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通過適當的導入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為接下來講授新課環節奠定基礎。相信通過良好的導入環節,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一定會大放異彩。
1.新課標背景下提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中的問題
1.1教師和學生對課堂導入重要性的關注與重視不夠
課堂導入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教師的數學教學都有重要意義。但當前不可忽視的是,新課標背景下提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教師和學生對課堂導入重要性的關注與重視程度不夠。課堂導入是高中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開端和組成部分,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過于追求課本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課堂導入,更有甚者將課堂導入看作是無用之功,這就直接導致課堂導入的作用無法發揮,這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方面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2數學課堂導入方式過于單一,往往趨向僵化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除了要面對教師和學生對其關注與重視程度不足之外,還要面對高中教師數學課堂導入方式過于單一,往往趨向于僵化的不足。具體說來,為了節省更多的時間用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教師往往將課堂導入簡而又簡,甚至直接切入主題,這樣的課堂導入違背教師運用的初衷,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而流于形式,久而久之,不僅無法實現原有的目的,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走向單一僵化。
2.新課標背景下提升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的策略
2.1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高中生在學習中容易把生活中的學習情境帶入到課堂上,因為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實用性的認識和理解,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學生們學習新課的關注點就會突出,自然而然專注力也會提高。以《集合》課程教學為例,在導入該課程的時候,老師會讓學生們談談生活中有哪些的"集合現象",活動組織排隊,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集合";家庭里收納每個家庭成員的衣物,父母的衣物和孩子的衣物是分開的,因為每個人的衣物是一個"集合";人們在逛超市的時候,會按照商品的分類尋找商品,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商品都是按照"集合分類"來歸納的。不同的生活情境都能運用到集合知識,這時候,再向學生提問,"你們生活中都遇到過哪些"集合?"學生們在踴躍思考的時候,其思想和意識已經開始慢慢了解"集合"的概念了,之后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情況下進行概念解讀,能讓新課教學介入的時機更加精準。
2.2復習過渡,導入新課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復習是有效導入新課的良方之一。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而舉一反三對需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更深刻的認識。比如高中數學教師在上"三角函數"這一節時可以帶領學生復習以前學習的"集合與函數",并將二者關系疏通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不畏懼,更加有信心。數學學習需要一個有效緩沖的階段,學生需要時間去消化所學知識,然后學以致用。在新課開始前適當復習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可以讓學生有一個過渡的時間去調整狀態接受新知識。高中數學雖然繁雜難懂,但是與以前學習的數學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用聯系的觀點去接觸新知識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
2.3設置懸念式導入
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設置懸念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式,不論是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興趣都是影響其學習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學生只有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具有主動探究的意識,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熱情,對知識有更加全面的掌握.高中數學知識難度較大,也有部分內容相對比較枯燥,則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主動探究的精神、主動學習的意識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設置懸念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具體的問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在整節課的學習過程中保持強烈的探究意識,想要主動了解懸念下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從而使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過程中,會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對于自己不理解的內容,也會通過主動提問的方式來解決疑惑.教師可以將設置懸念式導入應用到一部分相對枯燥的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因為學習興趣低下而產生學習質量下降的情況.懸念的設置有多種方式,最常見的是通過口頭提出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當學生難以得出正確答案時,就會被這些問題所吸引,此時,如果教師不告訴學生答案是什么,學生就會帶著這個疑問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除此之外,懸念的設置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數學用具來輔助完成。
2.4類比導入法
類比導入法主要是基于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而形成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獨自分析新舊知識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有效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的概念和性質時,就可以通過學習過的等差數列知識進行類比。通過類比導入的方法,更能夠直接具體的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
2.5利用數學故事導入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利用數學故事導入也是比較常見的方法。故事本身舊帶有較強的趣味性,往往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而數學史上是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的,教師若能結合課程內容的具體特點利用故事來導入,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很多教師用過的高斯采取一種巧妙方法,在很短時間內算出1到100的和的故事,高斯所使用的實際上就是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利用這個故事來代入。即便很多學生以前聽過這個故事,也了解高斯所用的方法,但在正式學習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前對其并沒有普遍規律層面的認知。通過講述這個故事,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結語:如上所述,本文簡要探討了幾種高中數學導入新課的常用方法。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實踐多加思考和總結有效的方法,并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加以合理運用,從而取得理想的導入效果。
參考文獻:
[1]葉志浩.導入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時代,2014(2):118.
[2]王長新.淺談高中數學新課的導入法——以提問導入法研究為例[J].中學數學,2011(23):22-23.
廣西藤縣實驗中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 藤縣? 5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