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飛
摘要:小學數學與生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數學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完美體現。小學數學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實施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教學目標的同時,還能夠豐富教學形式,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實施
前言:
小學階段學生,理解、分析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還處在發展時期,教師直接講授數學知識,往往會為學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難度,從而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效率受到影響。而且,也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就可以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他們熟悉的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促進他們的理解,進而使學生更加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一、創建生活化情境
數學知識中,有許多計算知識,在生活中是十分常用的,教師可以在講授這部分數學知識時,為學生創建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親眼看到數學知識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學生感覺到親切和自然感,還會有效加深學生的理解,使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效縮短。
如,教師在教學《小數乘法》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教授完理論知識后,為學生創設生活化表演情境。教學時,教師先要讓學生鞏固一下小數加法的知識。教師可以先設置一道數學題,檢驗一下學生對小數的理解程度。可以這樣布置:“3.6+2.4=?”,并讓學生分別將答案寫在練習冊上。之后,教師再去檢查學生的答案。當確定學生對小數的知識牢固掌握后,教師再導入小數乘法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先通過加法,來啟發學生思考:“1.2+1.2+1.2=?1.2×3=?”。當學生分別計算出答案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比較答案,也就會使學生懂得:“1.2+1.2+1.2=1.2×3”,進而使學生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導入這樣一個生活情境:“答題比賽中,班級許多同學都獲獎了,教師要為他們頒發獎品。其中包括橡皮12塊、鉛筆15支、練習冊8本,教師派兩名同學共同去購置,并給了他們100元錢。到文教店后,貨架上標明橡皮1.5元一塊、鉛筆2.2元一支、練習冊3.5元一本,那么100元錢可以購買這些獎品嗎?同學們去實際表演一下此過程,并在實際演練中,找到答案吧!”。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入到表演環節中。并將課前準備好的不同面值人民幣、及表演道具放置到講臺上,讓不同學生分別來扮演售貨員、收銀員等角色。就會使學生通過實際的扮演,更加深刻掌握計算知識,并感覺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同時,也會使課堂的氛圍充滿活力,促進教學效率提高。
二、引入生活案例
生活中可以體現許多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時,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案例有效聯系在一起,對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可以直到明顯的作用。而且,也會使學生學習的熱情得到促進,使學生樂于思考,并更加投入學習數學。
比如,在對《生活中的負數》實施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案例,來強化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數字除了我們之前所了解的正數以外,還有其它的數字,你們想知識是什么數嗎?”。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接下來,教師再用幻燈片播放天氣預報的片段,并對學生說:“夏天時的氣溫都是在零上,那么冬天的氣溫是如何的呢?”。學生就會快速回答教師:“是零下”。此時,教師再引入負數這一數學概念,并講述:“天氣預報中‘零下’的含義,在數學中稱之為負數。那么零下的溫度是如何來表示的呢?”。并且,在黑板上將一些零上的溫度、和零下溫度寫在黑板上。接下來,教師再拿出一個溫度計,并對學生說:“溫度計中的溫度不僅包括零上、零下的溫度,還有零度。同學們想不想清楚零度是如何確定的呢?”。然后,教師再導入零度如何來確定的知識,就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上,并令學生扎實掌握。
相比教師直接講述正數、負數的概念,這樣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負數的含義。而且,也會使學生的生活閱歷有所增加,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三、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小學數學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還可以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數學知識,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運用能力。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挖掘生活中的實例,來為學生提供應用數學知識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在教學《除法》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后,在導入生活問題,讓學生來解決。由于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先準備一些小木條和紙盤。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明明的五名同學來家里做客,他的媽媽買了15個蘋果。問明明和他的同學可以平均分配到幾個蘋果呢?還剩余幾個蘋果呢?”。同時,拿出課前準備的道具,讓學生親眼觀看將15個小木條平均放置到紙盤中后,剩余3個。接下來,教師在將計算公式在黑板上演示,就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15除以6,要余3,商是2。然后,教師再導入這樣一個案例:“同學們,我們班級下周要舉辦演講比賽,獎品已經購買。現在我們來一起計算一下,每個獎品的價格是多少。獎品包括筆記本5本,共花費35元;文具盒3個,共花費45元。這兩種獎品,哪一種價格更高一些呢?”。這樣就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應用除法知識,去計算兩種獎品的價格,并得到答案:“筆記本每本7元;文具盒每個15元。文具盒比筆記本的價格貴。”。
同時,學生也可以扎實掌握除法知識,并促進他們理解、分析能力的發展。久而久之,學生的知識的運用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并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升溫。這樣不僅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還可以有效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總結:
小學數學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就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生活化情境,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另外,小學數學教師要時時將生活案例引入課堂中,使數學知識與生活融為一體,并運用所掌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才會使學生的更加靈活和扎實掌握數學教學內容,并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周慧敏.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討論[J].青春歲月,2021(5):256.
[2]王潤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的有效聯系[J].學周刊,2021(5):111-112.
義烏市蘇溪鎮第三小學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