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珊珊
摘 要:高中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它的基礎性較強,難度較高,對學生的理解及運用能力有較高要求。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學習能力以及思維習慣等方面的差異,部分學生可能會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消極、懶散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很難得到提高。因此,教師需根據學生之間的不同,從差異入手,幫助學生重拾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數學;差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09
差異教學法,常被應用于各類教學的實踐操作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提高其數學水平。本文更是基于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之下,對高中數學差異性教學概念、理論來源、原則和重要性進行探究。
一、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差異教學的思想理念借鑒
(一)國外多元智能理論的啟示
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科技發(fā)展迅猛的美國,多樣化的教育模式擺在人們面前,但是也造成了人們內心的困惑:自身到底具備哪些能力。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下,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一種關于多元智能的新理論。首先,他認為智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自己所屬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服務的能力。其次,他認為人類至少有8種智能:語言、邏輯數學、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交往、自我認知、自然觀察。這些智能每一個個體都具備,只是存在差異大小,都能以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展現出來。而差異化教學正是抓住了每一個學生在多元智能體系下的表現不同,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進行教學。
(二)古代中國因材施教理念的借鑒
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差異教學更多的是繼承了我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相對于“因材施教”又有新的進步。首先,分析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張,是在古代教育規(guī)模較小且教育事業(yè)萌芽的時代提出的超越時代的先進理念。但是面對大容量的集體教學,“因材施教”的成本不斷上升。差異教學是立足于一個完整的班集體教學,在班集體教學中照顧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其次,孔子認為因材施教才是這個學生本身的素質天賦,而現在差異教學,根據的不僅僅是本身天賦,還有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追求的是學生個人的綜合成長。
(三)素質教育理念的時代進化
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宣傳了許多年,經久不衰,它是關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的中國回答。在關于中國教育發(fā)展道路的大討論當中,我們提出了要在教育中培養(yǎng)人的素質。素質教育內涵也是隨著教育實踐過程的問題暴露和實踐發(fā)展需求而不斷變化。然而,素質教育發(fā)展到今天,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方面看,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時代呼吁下,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差異教學顯得彌為珍貴。
二、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差異教學的重要性
(一)克服傳統教學弊端,培育數學上的多樣化人才
提倡核心素養(yǎng)的大背景之下,促進學生多樣化發(fā)展是當今教育的改革發(fā)展的重要主題。長期以來,我國的高中數學教育往往過多地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提升,而忽視對學生進行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卻被粗野地扼殺——學生成了流水線上的機器人,缺乏獨特性。目前,社會對數學人才要求的多樣化,常強調數學的多樣開發(fā),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需要差異教學,需要多樣化、選擇性的課程結構來滿足日益增多的現實需求和快速變革社會所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
(二)拉近師生距離,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差異教學客觀上是在打破師生之間的壁壘,讓教師參與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二者融入其中,凸顯教學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高中數學的難度確實會讓一些學生產生放棄的念頭,但是教師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主要引導人,責任重大。首先,通過差異教學,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給予解決問題的方針;其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全心全意培育學生,和學生做朋友,拉近師生距離,這樣才能走進學生內心,發(fā)現其閃光點,促進其自主發(fā)展。
三、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差異教學實施策略
(一)采用差異式教學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目前在傳統的高中教育下,高中教師對學生的差異性關注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收獲更是不甚了解,也可能對數學學業(yè)成績產生威脅。同樣的數學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忽視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也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各自不同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改變之前的“一鍋燉”的教學方式,要用差異教學建立不同學生的學習檔案,通過差異教學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問題所在,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能真正提高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差異式教學法的核心部分在于學生,教師應結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下的備課過程中,教師需做到“教學雙分析”,即認真分析當前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本次授課的具體內容,隨后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
例如,在對高中數學“空間幾何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依據近期測評中學生的成績表現,將學生劃分為“ABC”三類學生。A類學生的基礎成績較好,B、C類次之。對于A類學生,教師可以將“三視圖的實際應用”作為重點講解內容,并基于此設置如“三視圖下的圖形還原,及還原后的圖形面積、體積計算”的課堂作業(yè)。而對于“B、C”類學生,教師則應從空間幾何體的定義等內容入手,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將“三視圖的繪制,及圖形還原”作為其課堂任務。而在課堂對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將“ABC”類學生合理平均的分配至各個小組,A類學生作為小組長,引導小組成員就各類問題進行討論。C類學生則需在小組成果展示中,作為主要的展示人員,對全體學生進行公開講解。由此便可綜合協調各類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況,使得A類學生能夠更加優(yōu)秀,C類學生的學習水平也能夠穩(wěn)步提升。
(二)巧設差異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數學實施差異性教學首先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在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情況下僅根據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部分學生作為被動的接受者,在流水線式教學過程中也不會產生學習熱情。因此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尤其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差異教學。其次,在差異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發(fā)揮學生主人公的意識,讓所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的氛圍與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通過自身努力,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差異性和主體性要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進步。差異下強調每個學生都是教學關注的主體,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自己的成果。教師在進行情境設置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設置多個難度不同的課件,待正式開課后予以展示。各類學生均需依據所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成果展示,以此來檢驗課堂教學的基本情況。
(三)靈活施教,避免產生惡性競爭
依據以往經驗不難發(fā)現,常會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追求教學差異化的表現,而忽略了學生主體,使得部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始終難以提升。我們必須承認差異教學是靈活的,它不是單一不變的,但也要把握好教學的整體方向,不能走彎路。首先,教師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情況,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充分預測差異化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和方法,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其次,教師不能呆板孤立于課堂之外,而是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提問學生的學習進展。最后,教師不能忘記教育的初心與教育的目標,要拉好教學的準繩,不能讓學生過于靈活,而失去了教學的真正意義。在對學生進行差異分層的過程中,教師需做到隱性分層,且層次劃分需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差異化教學的優(yōu)勢。
(四)以差異化教學為指引,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關注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因為這直接反映了教師的教學結果,也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但確實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度。差異化教學更為關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首先,差異化教學不強求學習目標的達成而是注重學生的收獲與發(fā)展,這正是在教師差異化教學過程中實現的。其次,差異化教學不僅僅是書面上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在實踐過程中內含多種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體現,它關注學生的差異,要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教師可將課堂表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依據。在課堂中引入“平時成績”這一基本概念,即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為其打分。此外,對于各類學生,教師在制定章節(jié)測試的過程中也應設置不同的考題。A類學生多以難度較大、計算量較大的考題為主。B、C類則以基礎性較強的題目為主。在進行成績排名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依據學生的類別進行排序。對于B、C類學生中的前5名,則為其提高一個層級,而對于A、B類學生的后5名,則為其降下一個層級。這樣就能夠保證各層級學生之間的流動性。
(五)以游戲教學為指引,活躍課堂氛圍
在差異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游戲教學主要指在課堂中引入趣味游戲,通過小組合作,使得各類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教師需巧設各類游戲規(guī)則,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并倡導各類學生互助合作,各自發(fā)揮自身優(yōu)點。游戲的設定需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可設置多樣難度系數不同的問題,以小組闖關的形式,要求各個小組對其進行解答,用時最短且正確率最高的隊伍可獲得勝利,由此便可進一步提升差異教學的實際效果。
綜上所述,基于高中數學的特點,開展差異式教學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拉近師生距離,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等。為進一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本著科學性的原則,設計更具實效性的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羅丹.基于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差異教學實踐研究[J].精品,2019(1).
[2]周芳.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教學探索[J].數學教學通訊,2019(15).
[3]馮啟東.基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教學改進策略[J].高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