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美玲
摘要: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側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教導,教學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與數學相關的知識,忽略了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忽視了學生成長發育的心理需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價值觀的塑造,以多元化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融入;德育教育
前言:
在倡導青少年全面發展的今天,德育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青少年年齡小,正處于懵懂時期,這個時候抓好德育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數學課堂之上采取什么樣的辦法開展德育教育,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是教師面臨的一個挑戰。
一、掌握教材內容,挖掘德育亮點
構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離不開環境的熏陶,營造德育教育氛圍。道德教育不是一時的,而是需要長期的滲透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其作用。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讀透”教材的內容,熟悉整本書的過程及細節,充分選挖掘材中數學知識所包含的德育因素,讓教師以數學理論知識為載體,教給學生正確的德育觀念,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要優化教學內容,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融入學生樂于接受的德育知識,贈添其趣味性、哲理性,提高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之中接受文化熏陶。
例如,在進行《圓周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公式,向學生介紹圓周率背后的故事,讓學生明白當下看似簡單的內容都是一代又一代學者不畏困難,在力求準確的原則上不斷探索的。教師可以引入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對其計算方法作介紹,讓學生思考用內接正多邊形和外接正多邊形計算圓周率體現了怎樣的知識,提供了怎樣的便捷;進而教育學生在遇到難題時不要退縮,可以根據現有條件,一步步為想要達到的結果做鋪墊,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再如南北朝時期的杰出數學家祖沖之,首次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第七位,教師在讓學生掌握與π有關的知識時,也應該結合祖沖之的生活經歷,讓小學生感受到在科學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對數學理論的探尋需要克服很大困難,而國內外這些數學家能夠迎難而上,不放棄每一個可以抓住的細節,在不斷的探索、驗證過程中,總結出對后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念。根據教材展現出的學科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代表性人物事跡,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素養,在今后能夠培養求知意識,不畏困難勇于探索,進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實現德育理念的貫徹落實。
二、堅持以生為本,鼓勵學生勇于表現
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并非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培養而形成的。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各種精神品質,最主要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習、生活能力的培養等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注重傳達學習內容,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例如,講到“平行線”一節課時,教師可在課內傳授知識之余,介紹一些國內外數學家的真跡,并配上錄像,呈現給學生平時看不到的一面,呈現出一些小學生能夠理解的生活話題。其次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教他們以落落大方表現自己為榮,以扭扭捏捏不敢說話為恥,鍛煉學生的表現力,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我。通過德育滲透這一過程,教師能更好地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學生也能真正學會勇敢的品質。
三、發揮模范作用,為學生樹立榜樣
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重要作用。學生對教師有一種崇敬和敬佩的情感,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教師要認清自己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發揮帶頭示范作用。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好面子”,認為犯錯和承認錯誤都是“丟人”,不利于學生形成知錯改過,及時反省的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此時教師不應以身份自居,剝奪學生的發言權,而應及時糾正,讓學生認識到知錯就改的重要性。
例如,在時間的教學中的習題處理:“幾個小朋友在進行一場跑步比賽,每個選手的起止時間如圖所示,大家算算哪個選手最后能贏得冠軍?”因為慣性思維老師這時可能會把時間間隔最長的人當作勝利者,經過學生提醒后,意識到比賽需要考慮用時最短,這時教師可以說:“不好意思,教師犯了審題不清的錯誤,感謝同學們的提醒,大家對知識的掌握都很好,教師也要向大家學習,以后做題更認真,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也能打破畏難情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教學,要用樂觀的精神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性格。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其實就是在為學生幼小的心靈埋下善的種子,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適宜的土壤和水分,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成為花兒的芬芳。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努力呵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并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將道德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張曉玲. 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策略[J]. 甘肅教育,2021(1):168-169.
[2] 李立峰. 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數學德育滲透[J]. 數碼設計(上),2021,10(4):253-254.
[3] 劉軍.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創新分析[J]. 締客世界,2021(1):101.
[4] 鄭燕燕.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1(1):79.
[5] 聶春花. 立德樹人,提高小學數學德育效能[J]. 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1(3):108.
[6] 石榴. 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滲透德育[J]. 新課程,2021(5):224-225.
[7] 林艷騰.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 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4):179-180.
[8] 秦霞.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德育教學滲透研究[J]. 讀與寫,2021,18(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