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惠
摘 要:小學數學教師只有積極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才能更好地引導小學生認識數學,了解數學知識的奧妙。目前,小學數學教師依舊采用的是過去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從而使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同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進而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文章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教學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是一項核心的數學技能,還是小學生高效學習后各種道德品質、情感素質、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在平時的數學教學工作中引導小學生分析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所創新,進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能力。首先,教師還要讓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認識社會,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進而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其次,小學數學教師還要積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更好地帶領小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認識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另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明確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幾點路徑,進而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數學學習指導,使得學生掌握數學問題分析的竅門,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情況
在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積極開展了趣味化、生活化、快樂化、分層化的數學教學工作,取得了相當高效的教育成果,也遇到了許多教育教學問題。下面就小學數學教學情況總結以下幾點:
(一)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不高
在當前的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積極開展了理論教學工作,主要用于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進而為學生進一步地了解數學知識打下堅定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師不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還帶領學生參觀、認識實際數學知識對應的生活化物體、情境,進而讓學生了解了數學問題的歸納方法。要想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積極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社會環境出發,引導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了解數學問題的來源,進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和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當前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素養。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究其原因,多數小學生疲于應對各種數學習題訓練、考試,不熱愛數學學習過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意義認識不足,更不愿意吃苦耐勞地投入到實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雖然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卻不能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進而不愿意參與實際學習任務。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雖然鼓勵學生了解了數學知識原理,卻沒有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數學學習的實際意義,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信念不堅定、學習熱情不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了解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而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使得學生愛上數學,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小學數學教師不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
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引導小學生了解了數學基礎知識,卻沒有將核心素養培養與課堂教學工作相融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沒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更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教師雖然下發了數學學習導學案和復習習題訓練,卻沒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數學問題,鼓勵學生了解數學問題的應用背景。在此過程中,多數學生不服從教師的學習安排,更不能理解復習習題存在的原因,進而導致學生的叛逆心理較強。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沒有與學生做好數學學習溝通,更沒有及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而導致學生不愿意自主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同時,小學數學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進而導致班級學習氛圍不佳,學生的學習熱情較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仔細思考如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從而激勵小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帶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所成長,鼓勵學生健全自身的人格。
(三)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待創新
教師所開展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內容不具有趣味性,更沒有準確反映教學的重難點。小學生很難快速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學習節奏分析數學學習技巧問題。首先,教師所傳授的數學教學內容多是取之于課本,沒有創新性,更沒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安全意識。小學生在跟隨教師學習部分抽象的數學運動動作時,多不能迅速理解該運動動作的本質,進而失去了提高綜合能力的關鍵機會。小學生在學習抽象的數學教學知識時,往往會學習興趣不高。其次,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會發現多數教師很少引導小學生愛上數學訓練,更沒有讓學生養成堅持不懈的品質。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數學知識,卻不能主動地思考具體問題,也不思考數學知識與心理訓練、道德品質養成的關系。目前,新型教學工具有很多,比如微課、慕課、線上釘釘授課等,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使得小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注意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分析學生喜歡的學習工具和方式,進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制定智慧化的教學方案,引導小學生了解最基本的數學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習慣。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借助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一)開展趣味運算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特別是要借助趣味運算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概念、法則和定理,進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開拓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目前,小學生在分析數學問題時,常常找不到問題的切入點,進而導致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3課《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運算技巧,并讓學生建立解題的思路。首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加強學生的口算基本功,在平時的5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過程中引入數學游戲,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教師可以提出數學游戲,讓學生伸出左手,然后引導學生數一數自己一共有幾個手指。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理解數字的意義。接著,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嘗試彎曲其中一根手指,并讓學生數一數還剩下幾根伸展開來的手指。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數字的含義,還掌握了“5-1=4”的計算規則。隨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彎曲更多的手指,并給出運算過程,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