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崎
摘要:“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習慣”,這句名言出自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之口,且至今在教育界依然被廣泛認可。培養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不需要過多約束,而小學正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教師如果能采取有效方式對學生的良好聽課習慣進行培養,對其今后將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诖?,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聽課習慣的培養策略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聽課習慣;培養策略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要向學生傳遞知識,同時更要做好良好習慣的培養,應思考在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讓學生能夠正確、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而且這不僅對其學習數學知識非常有利,在其整個學習生涯中都將產生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培養良好聽課習慣的必要性
小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此時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外部事物影響,而且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獨立性,因此很多小學生必須在家長和教師的監督下才能正常學習。而很多教師都認為針對小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必須要進行嚴格監督,由此也就忽略了良好聽課習慣的培養,其實這些教師沒有意識到,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聽課習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更加主動。因此應將監督轉變為引導,幫助學生真正走入學習當中,讓其主動去接受知識,這樣可比被動學習獲得更好的效果。
二、小學生良好聽課習慣的培養策略
(一)傾聽學生
鑒于小學自控能力差且容易轉移注意力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耐心引導學生和鼓勵學生,幫助其建立學習的信心,要仔細聆聽學生真實的想法,在學生表達過程中要做到不打斷,并用眼神或者點頭等動作學生提供鼓勵。當學生表達結束以后可以進行客觀評價,并采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這樣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獲得了教師的認可,其在課堂學習中將會表現得更加積極,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
(二)豐富教學方式
讓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學習過程更加豐富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當學生都愿意能夠被教師完全吸引以后,其會更專注地聽講,而良好聽課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將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以“認識圖形”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準備各種圖形的硬紙板,然后讓學生通過硬紙板認識圖形,或者也可以向學生提問,比如“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圖形”,當學生回答完畢以后教師可以說“非常棒,請坐”,也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各種圖形的直觀形象。這樣不僅令認識圖形都有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效提升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效果,更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課堂,促進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
(三)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
良好的聽課習慣中聽只是一方面,更要在聽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這樣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而且思考能夠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因此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應向學生提出能夠引導其不斷思考的問題,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時間。以乘法的相關知識為,例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學生a想要去買5支鉛筆,已知一支鉛筆的價格是2元,那么該名同學一共需要花多少錢”。有的學生可能會采用5次相加的方式計算結果,然后教師可以增加問題難度,比如學生a想買15支鉛筆、30支鉛筆需要花多少錢,這樣學生再通過相加的方式獲取答案就會非常麻煩。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快速地獲取結果,當學生思考完畢以后可以正式引入乘法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可以通過用單支鉛筆的價格乘以數量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就對學生的思考進行了有效引導,同時也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理解了什么是乘法,在今后的學習當中也會使用這種方式,從而令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效果更加良好。
(四)幫助學生養成記錄的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很多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記住,因此應引導學生用筆記錄學習內容,進而養成記錄的良好習慣,而且學生在記錄過程中其實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能夠及時捕捉關鍵信息,對提升學習效果有很大幫助。對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強調重難點內容,然后讓學生在教材上將重點內容標記出來,并打上特殊符號,這樣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課下復習時也會從重難點入手,進而要獲得更好的效果。當學生養成這一習慣以后,其在課堂上將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解困難點,不僅令終難點的理解變得更加輕松,而且良好聽課習慣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重視良好聽課習慣,并采取各種方式培養良好聽課習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果,而且也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臧子正.數學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探討[J].華夏教師,2019,32(25):55-56.
[2]嚴琪.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策略[J].神州,2019,15(6):204.
[3]周和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贏未來,2018,23(22):102-104.
[4]趙元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對策[J].中外交流,2019,11(9):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