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要:自進入到新時期以來,建設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便受到了越來越多行業的關注以及重視。我國一直注重科教興國戰略,所以以教育領域為載體,實施教育改革創新,是該項工作穩步發展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培養學生的意識形態,激發學生的德育認識,是現代教師工作者的工作重任。基于此,本文將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對如何在新時期下,實施班級德育工作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管理;班主任工作
前言:素質教育理念明確規定,在現代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調整教學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道德修養。小學生處于人生發展初期,自身如同白紙,具備較強的可塑性。所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班主任需要抓住機遇,創新教學理念及教育思想,擔負育人價值,培養學生的德育觀、人生觀與發展觀,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使之成為合格的國家接班人。
全面了解學生
正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雖然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對立的,教師也無需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敵人,但是加深對學生的理解,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逐步靠近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心理,同時也要知曉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從而更好的把控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及時的提供指導建議,規整學生的發展方向。
首先,在剛剛接觸學生群體時,班主任不能過于急躁。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班主任需要與學生朝夕相處,在觀察學生一言一行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情況,獲取學生的信任。只有學生能夠真正的信任班主任,才愿意主動的卸下心理防備,才能夠愿意向班主任打開自己的心理大門,接納班主任的建議與教育[1]。這樣一來,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時,便會事半功倍。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雖然,小學生并沒有積累豐富的學習經驗、生活經驗,但是由于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所以在性格認知與習慣方面,仍舊會存在較大的區別。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時,班主任需采取不同的方法,盡量貼合于學生的心理需求,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例如,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班主任可采取比較委婉間接的方式與之交流;而對于性格比較外向膽大的學生,班主任則可與之面對面的交流,以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實施教育,提高教育有效性。
強化自身素質
在班級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可缺少。作為班級發展的引導者以及德育工作的組織者,班主任需強化自身的教學能力及德育素養,以此更好地為學生形成帶頭作用,加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班主任需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小學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會與學生形成密切的交往。甚至很多時候,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時間要多于學生與家長的接觸時間[2]。由此可見,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時候,一個班級的學生在言行舉止方面,都會映射出班主任的影子,所以班主任需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在工作中,班主任要認真負責、嚴謹對待;在人際交往中,要禮貌待人、尊重他人;在與學生交流中,要平等友好、和諧共處。除此之外,班主任一定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放在高于學生一等的地位上,在班級開展活動或進行大掃除時,班主任應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群體中,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與進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班主任的積極影響,不斷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文素養。
營造德育環境
環境會對一個人的思想以及狀態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班主任也可以從營造教育環境入手,營造良好的班級學風、班風以及德育氛圍,在潤物無聲的狀態下轉變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觀念。
首先,在班級的墻壁上,班主任可以張貼一些與德育有關的標語橫幅。而針對于標語橫幅的內容,班主任可要求學生自行選擇,讓學生也產生一定的參與感,能夠意識到自己也是班級中的一份子。并且在親自參與篩選的過程中,學生會積累到更多的德育素材,在素材的驅動下以及日常學習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其次,班主任需要在班級內部設定完整的班級管理制度及德育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引導以及約束,促使學生個人意識及德育素養的綜合發展。在擬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絕對不能獨斷專行,單方面的決定制度內容,而是需要與學生共同商討。必要時,可參考學生的想法并酌情采納學生的建議。對于自己參與設定的班級管理制度,學生的遵守自覺性會更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其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進一步強化德育教育的價值及有效性。
除班級環境外,家庭環境的創設對于學生德育素養的形成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班級工作之余,班主任需要主動聯系學生家長,向家長傳遞新時代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要求,強化家長的德育教育認識,使之能夠主動配合自己,構建完整的家校合作教育脈絡,從而促使學生德育素養的全面發展。并且,班主任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利用技術構建班級群, 便于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就學生的問題進行探討,形成完整教育結構。
結論: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實施德育管理工作時,需要跳出傳統理念的限制,創新管理模式及教育思想,側重發展學生的德育觀念與德育行為習慣,推動學生能力了素養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說,班主任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解,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質。同時需要在班級內營造合適的教育氛圍與環境,也需要與學生家長構成聯系,在潤物無聲的狀態下,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永勝.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41+87.
[2]李強.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分析[J].天津教育,2019(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