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強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照搬教材,若長期如此,就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此,教師要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模式,如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教師需注意游戲設計的合理性、游戲時間的比重、游戲形式等問題,避免游戲化教學流于形式,要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切實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現存問題
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需要靈活創新型人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教學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影響,限制了學生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的空間。小學作為基礎性的教育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日后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師理應不斷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
一、游戲趣味融入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和前提,學好語文對個人發展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教育部明確提出小學語文課堂應當做好學生素質文化養成與教育工作。開展素質文化教育的首要工作是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學習興趣,否則任何教育工作都將成為空談。以識字教學為例,單純的識字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不高,最終造成學生學習記憶效果不佳的后果。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剛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教師可以將一個生字的結構進行拆分,分別寫在紙片上,如:將“知”分為“矢”和“口”;將“植”分為“木”和“直”;將“志”分為“士”和“心”等。其次,老師需要將拆分后的字寫在紙片上將順序打亂,再交在不同的學生手中,讓他們自己去尋找伙伴,并組成完整的生字,整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待學生完成組合之后,老師可以向學生講解生字的意思。以“植”字為例,植由左右結構組成,左邊是一個“木”字,右邊是一個“直”字,種一棵小樹讓它直直的生長便是“植”,可以組詞“植樹”。如此一來,學習漢字會變得更加形象化和簡單化。若是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漢字意思,學生或許不感興趣,通過先做游戲再講解的方法,學生會產生對漢字的好奇,從而在課堂上投入更多精力。由此可見,游戲化教學方式一改傳統教學的枯燥無味、具有自身的魅力,若是教師可將游戲化教學方法巧妙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勢必可以將課堂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二、游戲生活結合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是一門文人學科,教育部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當保持自身人文特色、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深入實際不難發現,人文源于生活,游戲同樣源于生活,教師以生活為基礎、借助游戲化教學的方式可有效實現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挖掘生活中教學素材的方法就是走進生活。比如,教師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開展郊游活動,小學語文課程學習中有一章節內容與自然風景有關,教師可在這一章節內容學習結束后帶領學生就近郊游,郊游的過程中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情誼會有所增進,學生還可以通過走進大自然獲得一定感悟,將書本上所學內容進行升華。花草是活書、飛禽走獸是活書、江河湖海都是活書,有時活書中可以帶給人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待學生們郊游歸來之后,老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將郊游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收獲的感悟或是所見景觀進行描述、以作文的形式展現出來。如此一來,學生所寫文章會更具真情實感、更能讓人感同身受。有所見才能有所寫,否則僅靠學生的閱歷很難寫出優秀的文章。通過游戲再進行寫作,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會有所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也會在練習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故游戲化教學應當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從實際生活中開展,從而實現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并不矛盾,生活和學習的有機結合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三、游戲活動結構明確,深化課堂教學內容
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佐,游戲化教學同樣如此。即便是開展游戲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老師也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展開教學活動,方可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成語接龍游戲為例,這個游戲可以考查學生詞匯量對積累、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成語,適合在寫作課堂上開展這一游戲。老師可以“一心一意”為開端,緊接著以座位為順序讓學生們進行成語接龍,規定前一個成語最后一個字的讀音應與后一個成語第一個字的讀音一致,這種成語接龍的游戲適用于寫作課堂上,可幫助學生儲備更多成語、以備不時之需。在閱讀課堂上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講故事比賽,即每個人創作一個童話故事或是現實故事,并在故事中富含自己所想表達的人生道理,最終讓學生自主進行投票,票選出最佳故事者。這種比賽的游戲形式,給予學生更加充足的表達個人想法和展示個人想象力的機會,讓學生在班級里講故事,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閱讀課的意義所在。不同的類型教學適用不同的游戲方法,教師可以視情況而定選擇游戲方法,但始終需要明確游戲活動結構,即學生為主體、老師為輔佐,在此基礎上深入課堂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升華。
四、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與求知欲激增的階段。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產生吸引力,而游戲化教學多變有趣的方式正符合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還能讓語文知識“活”起來,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根據新課改內容,教師需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創造有利于學生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更好地進行思考與探究,一定程度上保護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游戲化教學是緊隨時代發展進步而變化的,及時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應用游戲化教學,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安海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游戲化教學的探討[J].學周刊,2020(24):58-59.
[2]劉小婭.淺析游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J].速讀(上旬),2017(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