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軍
摘要:新課程改革正在持續穩定地推進著,而課堂教學作為落實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主陣地,如何取得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成為教師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時,需要從教學發展的真正意義作為出發點,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新課程改革
引言: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為了應試教學,但高中數學的難度上升,個別理論較為難懂,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不能透徹理解知識,從而使問題越積越多,內心產生抵觸心理,導致高中數學課堂的低效率[1]。因此,想要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師需要將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思考探究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應扮演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對學生進行輔助引導教學。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才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就隨之提高了。
一、優化導入環節,啟發學生思路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的印象,決定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2]。因此,設計一個充滿啟發性、互動性和懸疑性的課堂導入環節可以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從數學學科的特點和高中學生認知的規律出發,教師可以運用新聞事件導入、懸疑導入、生活實例導入等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導入方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比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給你六根火柴棒,那么你可以拼接出來四個三角形嗎?在聽到了這個問題之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做不到,因為一個三角形就需要三根火柴棒了,四個三角形就需要十二根火柴棒,但是很快有學生想到可以讓各個三角形連接在一起,但是在學生利用畫圖的方式進行了實踐研究之后,學生也很快得到了不可能的結論。在學生都確定了“不可能”的想法之后,筆者再告訴學生:“老師就可以做到!”之后筆者現場使用六根火柴棒,向學生展示成功的做法,學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一定要從平面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可以去搭建立體的結構,如此,就通過一個充滿啟發性的小游戲引出了教學內容,并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的數學課程中,教師在創造問題情景時,必須注意問題提出的合理性,并且具備啟發性的思維引導特征,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地在課堂中[3]。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并以此作為自身學習的動力。所以,針對高效的課堂教學構建中問題情景設計,教師需要選取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并以有效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細致觀察生活現象時,引申到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思維中。為此,教師利用生活化的提問情境,進行了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而生活化問題的提出也必須緊密結合于課堂教學,從而使得學生可以了解到數學知識教學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時,針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應當側重于讓學生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并依據所學到定義判斷一個函數是否為指數函數,以此加深學生對指數函數的理解[4]。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問題引導,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可以帶領學生更加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并結合自身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為此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在生活中需要對繩子進行裁剪,針對1米長的繩子進行裁剪時,第一次剪去繩子長度的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余繩子的一半,依據此方式進行不斷的裁剪,那么裁剪x次后繩子剩余的長度為y米,能夠探究出y與x之間的關系嗎?針對這種問題的提出,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能夠充滿興趣地去探究問題,最終能夠真正掌握這一節課的數學知識,進而使學生構建自身的學習體系。
三、結合實際生活解題,提高學生思維邏輯能力
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題目的能力,這是提升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主要方式。這就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題目的解答中,并且能夠從中發現解題的規律或者相同類型題目解題的規劃性。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應當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課堂中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學生通過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更能夠讓他們靈活地開發自己的大腦,發散自己的思維邏輯,做到真正的探究問題,從而找到學習數學的意義。
比如,在學習“統計”這一章節時,學生會學到不同的統計方法以及相應的概率計算。書本知識的學習不足以使學生了解各個抽樣方法適合于怎么樣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舉一些生活中調查統計的案例,讓學生思考各個案例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抽樣方法更合適。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去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調查統計方案,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檢驗各個抽樣方法最適合的調查類型,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樂趣中深入實踐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教師要將“以學生為中心”作為教學的主要思想,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對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反思,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觀點和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構建出更加完善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漸實現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劉慶梅.淺談高中數學如何開展高效課堂[J].智力,2020(35):123-124.
[2]繆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試題與研究,2020(32):177-178.
[3]馬占明.新課標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7):49-50.
[4]謝永興.新課改下分析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高考,2020(3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