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不僅是驗證化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的過程。因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實驗課程的開展,然而以往的實驗課程仍存在創新性不足的問題,對于這一情況,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開發創新性的實驗課程。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初中化學課程,闡述開發創新性實驗課程的意義,并探究具體的開發策略。
關鍵詞:創新性;初中化學;實驗課程
引言: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化學實驗課程的有效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而創新性實驗課程的開展還能夠在此基礎上,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深度開發創新性實驗課程。
一、創新性初中化學實驗課程開發的意義
1.提高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課程的開展多數情況下難以令人滿意,許多教師的實驗課程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實驗內容和過程多照搬課本,實驗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這樣的實驗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也不能夠啟發學生思考和創新。若進行創新性的課程開發,保留原有實驗課程中的優點,同時改進原有實驗教學的不足,提高實驗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那么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必然會得到提升,并且整個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高。
2.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創新性實驗課程的開發可以使化學實驗更加多元,比如,教師可以對實驗過程進行創新,讓化學實驗結果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會得到提高。在創新性的實驗課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和應用基礎的化學知識,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也會得到提升[1]。
二、創新性初中化學實驗課程深度開發的策略
1.發掘課本資源,創新化學實驗
初中化學課本中有許多實驗相關的內容,除了專題實驗活動外,在課程中還穿插著許多小型的實驗活動,同時在一些探究活動的板塊也有實驗內容。在開發實驗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發掘課本的資源,并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化學實驗,創新實驗課程。例如,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課本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課的時候,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述二氧化碳的性質,在這個時候,教師便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實驗內容,帶領學生做這樣的小實驗:準備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小塑料瓶,向其中加入1/3體積的水,擰緊瓶蓋并振蕩,然后讓學生觀察現象。并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質[2]。
2.創新化學實驗探究過程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為提高實驗的靈活性,教師應創新實驗探究過程,讓學生的主動性在實驗課程中可以得到更大程度上的發揮,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課本中《酸、堿的化學性質》這一實驗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本實驗的目的,并給學生指定一些實驗藥品,如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鈣溶液等,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并補全實驗用品。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應鼓勵學生講述自己小組所設計的方案,然后對學生的方案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方案的優缺點,從而讓學生對該實驗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接著對學生的實驗方案提出改進建議,包括實驗步驟的優化、實驗操作安全等方面的建議。待學生完善實驗方案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方案開展實驗。最后帶領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并引導學生總結此次實驗課程。
3.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實驗教學
化學課程中涉及的實驗內容較多,在這眾多的實驗內容中,有些實驗活動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然后有些卻不可以,比如部分化學實驗耗時較長,而課堂教學的時間較短,若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該實驗,學生往往無法完成實驗,也看不到實驗的結果。有些化學實驗過程復雜,所用儀器較多或者并不常見,學校沒有足夠的實驗條件,這類實驗也無法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此外,還有些化學實驗中涉及的物質毒性較高,過于危險也難以在教學中完成。但是這些實驗也是教學的一部分,教師仍然要為學生講述,并使學生理解。對此,教師便可以引入信息技術,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真實的實驗環境和實驗過程。比如在《制取氧氣》一課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工業上大量制取氧氣的過程,以此促進學生的課程學習[3]。
結語
總體而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發創新性實驗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需求,也是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應明確開展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意義,并深入發掘課程資源,創新實驗課程內容,同時創新實驗探究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探究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創新實驗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魯文娟.初中化學實驗改進與創新的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22):1.
[2]曹瓊瓊.例談初中化學實驗創新的思維方法[C]// 2020萬知科學發展論壇論文集(教育管理篇). 2020.
[3]馬玉壽.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改進及創新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 20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