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鋒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更注重突出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基于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敘述如何實現課堂高效互動,從而實現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互動式教學;實踐探究
一、為實現有效、高效的課堂互動,老師要注意的幾方面
(一)對預設問題的互動
不單要有預設問題的解決結果,還應該有其思維過程(怎樣想)。由于數學教學目標不僅有結果性目標,而且有體驗性目標,結果性目標的實現必須以體驗性目標為載體,所以在互動中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領悟具體內容所反應的數學思想,掌握解決具體問題的數學方法,并對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進行潛移默化的強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此外,學生雖然能利用他們所掌握的信息來建構新知識,但是其意義往往與規范的概念并不一致,教師應引導學生獲得規范的概念。
(二)習題教學中的有效互動
習題教學中的有效互動應該建立在學生實戰演練的基礎上,有了學生的"做",互動時才有學生思維的參與,才有可能達到鞏固基礎、培養能力的目的。為了避免學生陷入題海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習題的功能,切實做到練習中的有效互動。習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解題時不但要用到所學的知識和已形成的技能,而且要憑借已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已積累的解題經驗,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反過來,解題又促進學生新技能的形成,使學生學會靈活應用新的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豐富自己應對陌生背景問題的實戰經驗,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為了提高習題的利用率,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重組習題。由于學生已經歷了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對所學的知識達到了基本理解的程度,對于知識的鞏固與應用,教師不能讓學生停留在簡單模仿、機械重復的練習上。課堂習題的重組,題目不但要從易到難,而且要能反映數學思想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策略,能以點帶面。習題以題組的形式由淺入深呈現給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作出選擇,讓自己在規定的時間里都能獨立思考,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并有機會挑戰極限,激發潛能。否則,題目一道道獨立呈現,將會出現在同一時間段內些學生提前做完而無所事事,一些學生才剛起步就被叫停的現象,導致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除此之外,習題互動的重點是:(1)要求學生敘述其各種解題方法的思維過程。其間,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思維的漏洞,并加以引導;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加以肯定;教師對于思維的關鍵點要做必要的復述,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2)點評學生的解題過程,借此規范學生解題的書面表述過程,使學生的表述步步有據,邏輯嚴密。(3)學生反饋中的差異資源,如學生的不同見解、學生的錯誤、學生解答中遇到的問題。(4)挖掘隱含在解題中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運用這些思想方法解題的理由,以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5)總結解題方法。
二、課堂互動的前提是師生平等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著和參與者,要本著合作共贏的心態參與到學生教學計劃中,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師者為尊",老師占課堂的主體地位,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的課堂學習狀態是新時代教學體制所擯棄的。學生和老師都是參與課堂的組成成員,是兩種獨立存在的個體,缺少哪一方都組成不了一節課堂,沒有老師的課堂是一盤散沙,就像沒有發號施令的士兵,沒有學生的老師也只是對牛彈琴,再好的課也得不到有效的反饋,孔子說過:"是故師不必賢于弟子",老師和學生不用太在意微分尊卑,因為師生本來就是平等的關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意思也表明,學生也可以超越老師,老師也不能一直比學生博學,教學相長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營造一個和諧高效的課堂就必須保證師生都處于自由的狀態,老師可以將數學概念拋給學生,學生給與老師一個反饋問題,老師才會根據學生的反饋問題從而更進一步的更新教學計劃,改變教學方式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情景化教學,搭建互動的平臺
老師在講臺上一本正經的講課,學生在下面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聽課,這樣的課堂氣氛不是新課標所推崇的互動課堂,有效的課堂互動應該建立在一定的情景化教學的方式上,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小會議,生活中的數學故事等活動創設一個有趣新穎的情景化教學環境,讓師生能夠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四、尊重理解才能更好的進行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的教學策略主要是希望老師能夠在學生給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意見外能夠通過正面的積極回應使得學生能夠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給與學生肯定的鼓勵,老師的正面鼓勵作用對于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是非常大的,之前有一個新聞是這樣的:有一位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鼓足勇氣的問了老師一個自己不太清楚的數學問題,而老師覺得問題太過簡單而忽略了學生的問題,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自信打擊很大,此后學習也沒有了興趣。這說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回應一定要抱著尊重和理解的心情,對學生要有耐心,即使是智力稍微差點或者學習節奏跟不上的學生,通過適當的教學措施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在課堂上發言。理解尊重就是師生互動的"生態條件",能夠創設一個和諧平等的交流環境,情感因素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教師如果能做到跟學生互相尊重,一位能夠贏得學生尊重的老師必然也是一位尊重學生的老師,因為尊重是相互的。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只有通過良好的互動課堂,才能使的老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對教學計劃做出適時的調整。
五、結語
高中數學課堂互動需要時間,教師既不能為了趕著完成教學任務,變師生互動為教師的單向灌輸,或教師與個別或少數學生的互動;也不能糾纏于一個無謂的問題,花費太多的時間等待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給予適當的互動時間,師生、生生的思維交流與碰撞才能實現,智慧的火花才能產生,并達到教學相長,否則,有效互動將成為無水之魚。
參考文獻:
[1]闕建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