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晶
摘要: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將學生的思維結構進行高效的理順,也無法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思維體系的掌握,沒能對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和記憶,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在這一背景下,就應該從小學數學教材的實施體系出發,對思維導圖等教學工具和教學模式進行運用,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所學知識的整合,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對小學生數學單元復習課程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單元復習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學工作和教學模式也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對于小學數學的復習教學來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需要從學生自身的思維特點出發,對學生的思維特征進行充分的了解,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課程的復習,提升對知識點的掌握,對于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本文就主要對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對小學數學單元復習進行指導和完善,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復習任務。
一、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需注意的問題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中應用,實現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學生全面培養方面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根據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新要求,以及小學生的認知、情感等發展特點,在思維導圖應用中,還需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重視學生自主繪制與完善。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因不同學生個體表現出的特點也不同,所以不同學生在思維導圖中即便是面對同樣的內容,結果也呈現出千差萬別,因此教師在完成思維導圖繪制方法講解中,要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權,鼓勵學生自主參與,以確保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繪圖,對其數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同時進行思維導圖交流與展示,讓學生在繪圖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其次,重視師生對話。師生之間的溝通在思維導圖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而當前師生之間的互動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即仍停留在“教師教、學生學”的層面,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中,教師將完整的思維導圖提供給學生后,需要根據思維導圖中的具體內容,設計相關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探索、解答,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發展得到充分的鍛煉。因此,作為教師而言,需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交流機會,要善于突破教師身份的約束,讓學生將自己的繪圖思路勇敢地表達出來,在教師的點評與啟發下,使學生的思維導圖不斷完善,在完善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
二、在復習課程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
(一)有效實現個人課前繪圖
現階段,由于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就很難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科學復習,這也就需對教學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利用思維導圖實現對學生個人數學教學的分層和個性化學習,幫助學生進行教學重點知識和關鍵內容的掌握,促進學生復習效率和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對思維導圖進行運用之前,需要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本文作者建議在進行課程教學之前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這樣做,不僅能夠讓教師利用學生課前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了解,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掌握。同時,學生在進行思維導圖繪制的過程中,能夠對本單元或者是全書的知識重點進行回顧,對單元知識進行科學梳理,利用思維導圖,教師還能夠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初步的了解,學生也能夠進行教學內容的高效回顧復習。
(二)配合科學的練習輔導
如果盲目的將復習課程變為了練習課程,就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對學習的效果和質量產生影響。對思維導圖進行運用,就能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樹立,促進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這便是思維導圖作用和優勢的體現,因此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教學練習。另外,適當的聯系還可以幫助學生認清知識點的雜亂問題,幫助學生進行教學重點的掌握,所以說就需要利用課程練習來促進導向作用的發揮。在進行單元總復習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以具體的知識網絡為基礎,設計適合學生教學課程和內容的練習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強調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三)通過小組進行課中的完善
教師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充分了解,并利用思維導圖的繪制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回顧和分析以后,便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教學進行完善。在進行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的過程中,我帶領學生將每個課時的知識點進行了提煉,并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整理,對重點題和注意點進行標注。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在大家都完成后,作者將整體比較好的作業在展臺上進行展示,鼓勵不會整理的學生可以按照他人整理的模板進行調整和修正。我一直在思考,梳理出知識點以后,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整合能力。教師在進行最終章復習課程之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己思維導圖的匯報交流,在同伴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問題,并且對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不斷的補充和完善。在組內交流結束之后,還可以利用組間交流的方式,實現不同小組之間學生的互補和了解,集思廣益,進行實時的交流和共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進行適當的啟發和補充,進而幫助學生對教學重難點問題進行逐層的突破,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論:
總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對學生的思維結構進行適應,也不能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思維體系的掌握,對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記憶和應用都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學生學習效果提升難度非常大,因此,就需要對思維導圖模式進行運用,對數學知識整體情況進行充分的掌握,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學習和復習。
參考文獻:
[1]劉慧. 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中的作用[J]. 名師在線,2021,(11):36-37.
[2]李多平. 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的教學方法藝術思考[J]. 新課程,2021,(07):142.
[3]馮耀瑋.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J]. 試題與研究,2021,(0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