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 體育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體育教育中體能訓練的開展,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身心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目前的高中體育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體育教學效率低下,無法有效開展體能訓練。因此文章主要針對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中的創新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 體能訓練? 高中體育?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199-02
對于高中師生來說,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與學生都將重心放在語數英等重點課程的學習中,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度不高。同時很多體育教師也秉持著“考試考什么,課程練什么”的態度,導致體能訓練的實施效果不夠理想,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但是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也無法推動學生形成終生體育鍛煉觀念的形成[1]。因此需要在提高成績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通過有效的體能訓練,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體能訓練的定義
體能,是指支撐人體活動的能力,其與身體機能與運動素養有密切的相關性。傳統體能訓練是在前蘇聯與東德訓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現代體能訓練則是多種學科相互融合的產物,包括運動生理性、生物力學、營養學等方面,結合了核心力量訓練、功能訓練、動力訓練等方法,并結合傳統的體能訓練方法,豐富了其內涵[2]。現代體能訓練隨著現代體育發展而不斷完善,在新的力量中提到了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體能訓練作為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體育中的體能訓練主要是利用先進的訓練方法,改善學生的身體素養與專項技能,從而提高考試成績,形成良好的體育理念。
二、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體能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養,而身體素養與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有關。體能訓練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對于改善學生的生理狀況具有積極影響。同時體能訓練可以磨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其堅定不移的信念[3]。因此體能訓練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個有益于身心健康發育的運動項目,能夠提高學生的身心素養。通過合理的體能訓練,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都有積極的影響。
在體能訓練中,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還可以提高其身體素養。這樣一來,無論是什么樣的體育運動,都可以得心應手地處理和把握[4]。由此可見,體能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體能訓練,其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抗壓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基本要求
體能訓練的開展需要符合高中學生的客觀條件,遵循以下幾方面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任何體能訓練,無論是單人訓練還是機體訓練,都需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從低強度到高強度,循序漸進,逐步深入[5]。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無論是單一素質的鍛煉,還是整體身體素質的提升,都需要在系統性的原則下,遵循客觀規律,持續開展體能訓練,同時還需要考慮到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對體能訓練進行適當調整。
(二)適宜原則
任何事物都無法一蹴而就,體能訓練也一樣。無論學生的身體狀況如何,只要堅持體能訓練就能夠獲得成效,并且需要在合理的體能訓練計劃的基礎上,才能夠明顯觀察到體能訓練的效果。高中體育教育中的體能訓練項目,既需要符合體能鍛煉的要求,也要平衡學生在學習其他課程的精力,不能將所有的精力花費在體能訓練上。因此,體能訓練計劃制定、訓練項目、強度與時間的選擇上,需要符合高中學生的特點,且施訓者要密切觀察訓練的效果,及時調整訓練計劃。
(三)全面性原則
從人體的各個運動素質來看,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發展,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在制定體能訓練計劃時,尤其是針對某一特定素養進行訓練。而單一的訓練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例如在田徑項目中,速度與耐力往往是相輔相成的,如果速度較快,但缺乏耐力,也往往無法獲得理想的成績,而耐力良好,但速度較慢,通常也無法獲得優異的成績。因此在體能訓練中,需要堅持全面性原則,以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四)個體差異原則
雖然高中生的年齡大多相近,但是個人身體發育不同,其身體素質也有一定的差異,對于體能訓練的承受能力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體能訓練中需要考慮個體差異,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應該在整體的基礎上做好學生的分析工作,幫助學生提高短板,最大程度提高其身體素養。
四、高中體育中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
從實際調查來看,我國高中生普遍存在身體素質較差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高中生的升學壓力大,受到語數英等課程學習的影響,非主要課程時間被大幅縮短,教師與學生往往不關注體育教學,這種情況在我國各階段學校中都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是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加體育課時,從而有效開展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體能訓練方法單一
目前高中體育中的體能訓練方法單一,體能訓練已經淪為形式主義,教師多安排簡單的活動。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動,導致體能訓練失去應有的作用,實際效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體育課時較少,而體能訓練方法單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導致人們對于高中體育教學存在質疑。這種教育方式會影響高中生的身心發育狀況,因此需要精心設計體能訓練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三)學生的配合度較低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應試教育的盛行使得很多教師與學生都忽略了體育教學的作用。每周僅有的一節體育課,也是讓學生放松身心,沒有注重學生體能訓練的開展,因此無法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大,不僅課堂作業多,且學生往往也更加關注文化課程的成績,導致體育課程被忽略,學生參與體能訓練的積極性較低。很多學生覺得文化課程的學習已經非常疲憊,對體能訓練的配合度較低,因此也無法切實提高學生的體力。
五、高中體育體能訓練的創新教學
(一)優化體能訓練內容
基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不斷優化體育教育的結構與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與質量,讓學生在體能訓練過程中可以獲得進步與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其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因此教師需要提高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度,讓給學生在體能訓練中有所收獲,對體能訓練保持著更高的積極性。體能訓練可以分為基礎訓練與專項訓練,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開展舞蹈類的活動,在運動中加入趣味性的游戲,優化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能訓練中獲得快樂。
(二)合理安排體能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需要持續進行體能訓練,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訓練效果,并且在訓練中需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運動損傷。在開展訓練前,教師需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除了基礎的運動技能、體育活動之外,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個性化的內容,豐富體能訓練內容,使其更具有趣味性,提高學生的配合度,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例如在速度的專項訓練中,需要結合耐力訓練,首先觀察學生的跑步方式,對不正確的姿勢進行矯正;在蹲踞式起跑的訓練中,很多學生的起跑速度與反應速度較慢,因此可以由教師進行示范,然后進行專項訓練,提高學生的起跑速度;在訓練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戲,如兩名學生面前放著一個充氣棒槌和一個鍋蓋,聽到口令之后開始搶道具,搶到充氣棒槌的學生可以攻擊對方,如果及時搶到鍋蓋,就能夠成功防守對方的攻擊,這樣一來可以鍛煉其對口令的反應速度。
(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部分教師在設置體能訓練時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做好實現調查,很多學生由于平常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較差。而體能訓練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圍繞訓練目標,不斷調整體能訓練方案,提高學生的接受度與積極性,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需要創造良好的訓練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鼓勵學生堅持鍛煉,并表揚學生的進步,提高其自信心,讓學生朝著預期目標前進,從而達到預期目標。
六、結語
體能訓練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高中體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在體能訓練中需要堅持體能訓練的各項原則,明確體能訓練對學生的影響,掌握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改進體能訓練內容與形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發展建立良好的基礎,最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泓佳.高中體育教學中強化體能訓練的路徑探討[J].考試周刊,2021(71):98-100.
[2]游文.淺析高中體育教學體能訓練的強化路徑[J].考試周刊,2021(58):108-110.
[3]李辰熙.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要點分析[J].新課程,2021(31):220.
[4]胡意志.體能訓練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新[J].科學咨詢,2021(35):173.
[5]竇文華,余麗亞.高中體育教學中強化體能訓練的路徑探討[J].科學咨詢,2021(08):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