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彩紅
摘要:現階段伴隨著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推出,小學語文教育也需要積極跟隨時代的變革,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現代化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樣式多元的高效語文教學模式,如何高效的培養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終身學習打牢學習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策略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成果,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格外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持續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變化,結合學生學習心理深入研究。激發學生形成對語文學習知識的興趣,明確語文自學能力對自身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需要優化自身的語文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與創新,夯實學生的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貪玩好動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天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注意力轉移。針對小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教學問題,教師需要對現行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考慮學生的日常興趣愛好,創設出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景,調動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探究興趣。如,教師通過深挖課本教材中生活化素材,設計出具有生活趣味的教學情景,讓語文理論知識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強化學生在語文教學體驗,感受到語文學習中樂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日常生活與語文理論知識的密不可分,有效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愿。
例如,當教師在教授《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內容時,由于本章節的內容是一個著名的童話故事。老師就可以在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教師通過自身充滿豐富情感的描述,創設出一個優美的童話般的情景,激發學生對童話故事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開展提前預習,學生嘗試積極的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童話故事的主題,并激發學生的疑問精神。通過問題作為有效的驅動,提高學生對于后續語文課堂的學習意愿,不僅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二、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自主學習意識
伴隨著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普及,學生日常生活中也頻繁的接觸到網絡信息。因此,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積極擁抱現代信息技術變革。在日常的教學準備環節,積極利用網絡搜集優質的課堂教學素材,豐富自身的課堂教學資源儲備。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便捷性,有效突破時空的限制,提前制作出通俗易懂的微課教學視頻,利用信息化軟件將教學視頻分發給學生。豐富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利用的資源,激發學生的自我提升意愿,提升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意愿,幫助學生養成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當教師在教授《爬山虎的腳》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根據爬山虎的“腳”的特點,結合班級內部學生的理解能力,將本篇文章的內容分成幾個不同的微課視頻。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策略。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下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鞏固,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效率,構建出高效智慧學習的語文課堂。
三、家校聯合督促,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需要教師制定科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計劃,同時也需要學生家長與教師的進行有機的溝通與配合,構建多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體系。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積極的秉承家校聯合的原則,構建起家長和學校之間的同盟軍,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學生學情的互通互聯,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語文自主學習計劃,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家長和老師的高效教學配合,利用激勵手段以及教學督促,逐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當教師在教授《蟋蟀的住宅》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講解蟋蟀住宅是怎樣建成的,幫助學生了解蟋蟀的生活特點,養成觀察自然界的習慣。在課后復習階段,教師就可以家長建立起有效的聯系與互動,設定相應自主學習的教學計劃,通過教師與家長的聯合教學督促,鍛煉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調動學生對于生活現象的探究興趣,幫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而語文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通過內容豐富、樣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以及構建自主學習平臺,家里家校聯合督促等多種靈活有效的教學措施,在潛移默化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湯冬梅.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0(6):1.
[2]陳致東.解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J].中華少年,2020(12).
[3]林明珍.基于語文核心素養——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