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誠鋒
摘要:步入新時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已經進入新階段,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生作為未來的勞動者,要緊跟時代發展要求,做好職業準備,把自己培養成符合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實現自我價值。由于中職生自身因素和學校培養方面的不足,造成中職生職業準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將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歸納,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中職生;職業準備;職業生涯規劃
中職生的職業準備,就是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自覺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努力調整和發展自己的個性,為將來的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中職學在職業準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提高中職生的職業準備,要從中職生和中職校兩方面來共同努力和提高 ,充分尊重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應對中職生職業準備。
(一 )中職生應對職業準備的建議
中職生在校學習期間處于從業準備階段,進入職業學校以后,幾乎都是為職業發展做準備的。不僅要為首次就業做準備,而且為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中職生要從職業生涯規劃做起,幫助自己從所學專業出發,在真正了解自己,了解所學專業、了解即將從事的職業的基礎上,確立既實事求是有催人奮進的目標,制定符合自己是個性特點的發展措施,從思想上、知識上、能力上為獲得成功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1.進行社會角色轉換,從思想上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思想上做好職業準備其實是要求中職生在面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現實面前正確處理好“人選職業”與“職業選人”之間的辯證關系加強就業緊迫意識,早早樹立憂患意識,更加主動地學習。中職生的職業角色意識直接影響著中職生的學習精力投入,決定著學習的效果和效率。一方面 ,在面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當下,中職生務必克服“聽天由命 ”或者等待學校和父母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另一方面 ,中職生應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 ,充分意識到職業成功與否,不僅決定了個人的生活狀況,甚至可能會決定人的一生。成功的職業生涯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富足的生活條件,還能給人以快樂和自信。
2.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擴大知識面。除了專業課之外,中職生還要認真學習面向各個專業的公共課,以及面向本專業對應職業群的公共專業。因為這兩類專業課是中職生職業素養全面發展和職業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礎,既是中職生畢業時拓展就業面的基礎,也是中職生畢業后轉崗和晉升的基礎,更是中職生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中職生要轉變只注重專業課而輕視公共課的錯誤認識,做到不僅要學得“專”還要認真對待公共課,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以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為更好適應時代發展打下及時的基礎。
3.重視專業實操,鍛煉自身的職業技能。中職生技能的培養和鍛煉實在教師傳授專業技能知識之后,通過帶領學生到實訓室進行實際操練實現的,是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的過程,也是真正培養職業能力的必然環節。它是解決中職生作為未來勞動者能上崗的問題中職生在掌握教學專業理論知識、思想方法基礎上 ,掌握作為未來職業者所必需具備的基本技能 ,結合專業教育進行專業技能演練。
4.心理準備。中職生的就業會面臨很多競爭和挑戰 ,如何面對將來的就業和擇業 ,需要加強自身的心理鍛煉。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 ,在大學生就業中容易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一是自卑心理,這是因為由于自身學歷水平不高而容易產生的心理。二是迷惘心理 ,當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不盡吻合時感到無所適從。三是逃避心理 ,發現自己的知識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時 ,容易對就業失去信心和勇氣。四是消極心理 , 不能正確認識和分析就業中的不合理現象 ,感到悲觀失望。因此 中職生在學習期間要學會進行自我調節 ,充分相信自己 ,看到自己的優勢、前景 ,減輕心理負荷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看問題不要極端化 ,處理好自我價值實現與社會的關系。
(二 )學校積極面對中職生職業準備的建議
中職生在校學習,開始從事某種職業以前,均屬于從業準備階段,中職生進入職業學校以后的活動,幾乎都是為職業生涯發展做準備的,不僅為首次就業做準備,而且為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提高中職生在從業準備階段的實效性 ,使中職生以職業意識為動力 ,轉變職業觀念 ,加強職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 ,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中職學校的主要職責。為此 ,學校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的目標和內容、調整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改革教育方式和培養模式、加強學科建設、強化專業技能實踐環節、提高中職生專業技能、做好中職生的職業生涯指導。
1.調整培養目標,提高中職生的升學能力。根據我國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是社會發展需要,社會對職業者的學識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職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針對客觀實際,中職學校要緊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培養目標,從培養中職生畢業后就業為主,升學為輔,調整為以升學目標為主,畢業后就業為輔。為高校輸送越來越多合格的中職畢業生,使他們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教育和更高水平的技能,培養越來越多的高技術型人才,為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做好中職生的職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要依據培養目標和各專業的特點 ,引導中職生學習職業知識 ,解讀國家就業政策和社會就業形勢,引導中職生結合自己身心特點和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建以社會實際需求調整就業期望值 ,努力提高全面素質 ,主動增強綜合能力 ,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過程,并及時解決中職生在落實規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實現發展目標。同時,開展職業咨詢活動 ,為他們提供個別化、具體化的指導與幫助。
參考文獻: :
[1]郝向鵬. 高等師范生職業準備研究 [ D ]. 廣西師范大學,2008.
[2]周慧芳. 中美科學教師職前教育的比較研究 [ D ]. 廣西師范大學,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