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香
摘要:新課改推動下,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之一為培養看圖寫話能力,以激發學生對于看圖寫話的參與度,能夠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語文知識,提升其語文素養。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看圖寫話能力的有效培養具有一定難度,且存在需要探究及改進空間。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能力的教學問題與培養策略,為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起積極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培養策略
看圖寫話能夠適應小學低年段學生認知水平,使抽象化寫作內容更為具體和生動,可以降低語文寫作教學難度,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應用能力[1]。能力培養期間,教師可引導低年級小學生結合圖畫發揮想象,講述故事,以此塑造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其看圖寫話的接受能力正處在啟蒙階段,部分學生在能力培養過程中無法掌握要領。為此,語文教師需不斷優化培養策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一、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教學問題
(一)難以理解圖畫內容
低年級小學生的理性思維缺失,多為感性思維,需結合具體形象進行思考,不具備較高的抽象思維以及觀察能力。在看圖寫話訓練期間,小學生難以確定圖畫觀察點,不知從何開始觀察,未掌握圖畫觀察的針對性以及順序性,容易出現觀察遺漏等情況。這會導致低年級學生無法在圖畫中獲取關鍵信息,難以充分理解圖畫內容。即使圖畫內容的要素僅為人、物、事,但低年級學生難以將以上要素進行有效整合,也會導致圖畫內涵的理解偏差等情況。
(二)寫話詞不達意
低年級學生難以清晰表達出自身經歷以及成長體驗,語言文字的規范化表達能力有限,使得看圖寫話訓練過程中,學生面對單幅畫或是多幅圖畫組合的復合圖均會出現表達不清等問題。低年級學生多通過一問一答式描述方法表達圖畫內容,語言缺乏連貫性。這會導致寫作過程中難以突出真情實感,且會在人稱運用方面出現明顯問題,需在教師指導下才能掌握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的運用方法,甚至部分低年級學生會出現文字堆砌等問題。
(三)寫話興趣有限
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生具備比較強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力,同時要求學生的寫作思維活躍且流暢,可將較多精力投入至寫話環節中[2]。但在實踐過程中,低年級學生面對復合圖會表現出強烈陌生感與抗拒心理,難以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與觀察力,加之圖畫色系多為黑白色,學生對于看圖或寫話的興趣較低。部分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表現出畏懼心理,即不愿觀察和寫話,使其在看圖寫話訓練時抱有敷衍態度。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培養寫作能力
1.看圖識圖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訓練前提是指導學生學會看圖,語文教師可在教材中選擇圖畫,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這能節省語文教師篩選圖畫的時間,且具有便利性。如二年級(下)《語文園地四》-“看圖寫話”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看圖并運用提示語:“早上”、“到了下午”等,鼓勵低年級學生分別表達每幅圖畫中的人物、地點、場景等要素,發揮想象力講述每幅圖畫的故事,而后將四幅圖畫的內容進行串聯,以時間順序為基礎完整講述故事。同時組織學生間積極交流,各抒己見,使其能夠理解圖畫內容,完善故事結構。
2.思維能力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原因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難以思考與篩選圖畫信息,自主架構圖畫中的故事結構。因此,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教材知識創設低年級學生獨立思考機會,培養其思維能力。如二年級(下)《語文園地八》-“我愛閱讀”中所引用的文章是《李時珍》,語文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如:①李時珍在采藥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難?②李時珍冒著生命危險品嘗藥材的目的是什么?③李時珍為什么要耗時27年編撰《本草綱目》?教師鼓勵低年級學生發表看法,接納學生的多樣化回答,并做出點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課堂興趣,營造活躍且輕松的課堂氛圍,進而提升其思維能力。
3.豐富閱讀資源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詞匯量有限,需通過閱讀豐富詞匯量,為看圖寫話創設基礎條件[3]。如繪本的語言富有生動性,圖畫較為精美,可以為低年級學生帶來視覺刺激,激發其獨立思維。教師可以在閱讀時間為學生提供繪本或是其他多種形式的閱讀資料,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在班級內組織讀書會活動或是講故事大賽,潛移默化中增加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量,使其在看圖寫話期間可以應用優美文字。
4.培養看圖寫話興趣
低年級學生對于寫作的抵觸情緒比較明顯,不愿嘗試看圖寫話訓練,在看圖寫話練習過程中多為一筆帶過,寫作興趣不高。長此以往,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提升,直接影響其日后的寫作文能力。因此需要培養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詞匯記憶。如二年級(下)《語文園地三》-疊詞訓練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春天景色圖畫,引導低年級學生觀察圖畫,利用ABB式疊詞表述圖畫內容,如“綠油油”可聯想到草坪,“金燦燦”可聯想到太陽。通過疊詞訓練可以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語文興趣,使其有效掌握優美詞匯。
5.培養寫日記習慣
每日堅持寫日記不僅可以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且能訓練其思維能力,督促其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利于寫作文能力提升。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等獎勵形式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日記參與度,如每周選取三篇優秀日記進行分享,并為日記作者頒發獎勵,形成競爭式寫作氛圍。
(二)小組合作模式
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善用小組合作模式,低年級學生的個人能力有限,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4]。在看圖寫話訓練時,小組合作學習可使每位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擴展,從多個角度和維度觀察圖畫,集思廣益豐富看圖寫話文章。如二年級(上)看圖寫話-“放風箏”訓練時,教師可將學生分為4組,分別講述每幅圖畫的內容,展開合理想象,豐富故事結構。而后每組選拔一名學生闡述組內觀點,要求學生自主整合圖畫內容,構建完整的故事結構。小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高效完成低年級看圖寫話任務,且能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激發其想象力,提升其團隊合作意識。
(三)培養觀察能力
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力直接影響看圖寫話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可以根據生活實際提高低年級學生對于生活細節的觀察力,引導其在生活細節中表達想法。如語文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家庭作業:①觀察家中蔬菜或花朵的外形特征;②觀察校內外的建筑特色,教室或家中裝修布局等。觀察后組織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以提高其觀察敏感度[5]。通過以上訓練,低年級學生可以在生活閱歷中掌握寫作思路,細致觀察生活場景,掌握事物描寫的順序,進而提高其看圖寫話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觀察能力培養可以鍛煉低年級學生的獨立思維,使其頭腦更加靈活。
(四)激發表達欲望
小學語文的教學難點之一是低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語文教師需在看圖寫話過程中予以學生適時鼓勵,激發其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分享優美文章,展示邏輯關系較強的句式,以此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如“不僅……,而且……”。同時,需展示文學魅力,引導低年級學生觀察身邊事物并記錄下來,每周在班級內開展一次文章朗讀分享活動,也可利用卡通圖畫開展說寫活動,鼓勵學生表達其對于卡通圖畫的看法,給予學生足夠的表達時間。教師需通過多元化方法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如事物觀察、圖畫觀察、寫日記等,使學生可以快樂表達[6]。
(五)發揮家長作用
語文教師應鼓勵家長多閱讀書籍,為低年級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家長需注意日常言談舉止,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此外,家長可帶領學生接觸外界事物,如參觀博物館與圖書館等,以熏陶學生情操。
結束語:
綜上,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培養是長期過程,需要語文教師與家長的高效配合,教師可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思維能力,同時可采取小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家長作用,進而全面提升學生在看圖寫話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紅.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223.
[2]安維清.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3):478-479.
[3]劉琛.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 文淵(小學版),2020(6):204.
[4]宋麗美.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J]. 文淵(小學版),2020(10):156-157.
[5]程紹英. 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培養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9):72.
[6]林燕方.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低年級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 語文課內外,2020(18):262.
作者簡介: 黃英香(1980.08),女,壯族,廣西天等縣,中級教師,本科, 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