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梅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要在課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教師必須能夠真正將核心素養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為此,本文以實現對于學生在數學課堂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為例,進行了相應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數學教育的目標可分為對于知識的傳授以及對于學生自身學習體系的構建,核心素養屬于后者。數學教師除了要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新概念向學生傳授有關于數學基本知識外,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培養數學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
教師需要結合國家的教育大方向,對于國家的教育改革有促進作用。隨著當前各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各國的綜合國力也逐漸提升,目前各國的競爭力,主要是以科學技術人才方面的競爭,然而我國對于人才的培養,相較于發達國家是有缺陷的。我國只對于學生的應試教育,并沒有從學生為國家發展戰略做貢獻,以及對于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現如今的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國家發展的大環境,不斷深化人才培養,為國家輸送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人才。然而目前各大中小學,對于國家教育改革的政策落實并不是很到位,并且我國教育改革發展較為緩慢。而核心素養的培養正是國家教育新課改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激發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因為如果學生為了自己的學習而被迫學習數學,雖然可能會在一定時間起到效果,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這樣的學習方法是不持久的,所以如果真的想發展學生核心技能并在課堂上付諸實踐,需要掌握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數學感到厭煩時,還應該通過一些適用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和引導,比如一些數學活動,這些活動可能是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活動,應該提高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訓練。培養學生的核心識字技能是一個重要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興趣培育能夠促進學生從小實踐到成年,才能產生源源不斷地學習數學核心知識的積極性。比如說,我們在初中課堂上學習到了正負數。大多數學生剛上初中,對于這一部分的數學學習比較不容易理解,而且學生理解起來也很難,然而我們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圖片或者設立一些教師自己的想法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復述的學習。還有一些學習圖形的章節,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多留意,比如在自己家里的門窗,或者是學校的伸縮門等,這些都是菱形以及三角形,有利于固定更加穩固等等。讓數學與生活實際具體相連,有利于提高數學的實用性,學生的興趣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引導進行培養。
(二)利用課堂導入
課堂是學生專注于學習數學的時間,也是學生和教師集中注意力進行教學與學習的時間,所以課堂應該用來加深學生對核心素養教育的理解,引入核心素養教育。在課堂培養上。教師在課堂上確保40 小時的高效學習,并利用這段時間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習。所以教師要能夠為數學課設計一個完整、豐富、有趣的設計,并根據學生的興趣來規劃課程。并提前準備好在哪些地方實現核心素養的滲透,并考慮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適應。以初中數學當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為例,要讓學生進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學生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根本不明確其講述內容,然而一元一次方程是對于我們生活當中解決問題是非常實用的。所以我們可以從生活當中的一些例子來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我們在數學書當中,就是引用雞兔同籠的方法來進行引導。然而我們也可以運用其他的教學形式進行解釋理解,我們運用小故事的形式,將核心素養引入課堂當中,讓學生在對故事感興趣的同時,進行數學問題的深入研究。這種方式就有利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習。
(三)創設教學情境,發展學生數學抽象思維
數學抽象性思維這一特點在初中數學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已經成為學生所必備的基本素養質疑,因為數學課程知識點本身在廣義上就屬于抽象化的結果質疑。因此,為了讓學生體驗從具體知識中獲取抽象知識的過程,培養抽象的數學思維,教師必須能夠根據感性數據創造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與知識內容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逐漸建立抽象化的思維能力。
以“單項式”為例,要向學生概括單項式的概念,根據學生所學習的內容來營造出相對應的情景,提出具體問題,如鉛筆的單價是2.5元,一支圓珠筆的單價就是一支鉛筆單價的x倍。學校學生總數為m人,其中48%為女生。于是,我讓學生根據問題情況對進行了排序,讓他們思考單項式的特點。通過解釋具體事物的特點,學生可以自動概括為其中的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四)數形結合,注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
初中學生還正處于一個形象化的思維時期,實施直觀化的教學,充分地符合初中學生的思維特征與認識規律,只有讓教學變得直觀化,才能夠引領學生更加了解數學知識,才能推動學生從形象化思維到抽象式思維的轉變與發展。因此,教師認識到傳統模式對學生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為學生搭建積極的學習氛圍,開展良性互動,這樣有助于學生發現知識與建構知識。如在學習“乘法公式”時,如果教師機械地按照教材的編排讓學生推導公式,之后機械記憶,由于學生對公式缺乏實踐性體驗,往往理解與記憶不牢,甚至在具體應用時會出現錯誤。學生通過圖形對公式推導完成以后,教師再讓學生運用多項式乘法的方式來驗證。這樣從圖形的剪拼操作到數理的推導,契合了數學中數形結合的思想,學生在學習中數形結合,加深直觀體驗,可以更好地分析數學問題。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需要教師堅持不懈的教學方式。教師以核心素養為最終教育目標,不斷改革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的直觀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創新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華. 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A].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5.
[2]王顯國,康祥東,周榮興,景巍,陳永坤. 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A].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4.B910D915-912D-4F52-A5DE-B1ECC45FAF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