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
摘要:游戲教學是一種以游戲為載體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科知識與游戲活動的結合,創新知識呈現形式,在潛默化中傳授知識,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小學數學中,游戲化教學在激活思維、認知、興趣處理和提高技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抽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愛上數學。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數學作為小學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突破對于新課程的改革推廣具有十分正向的意義。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具備較高的思維空間能力,很難對抽象內容有具體的理解。針對此,游戲化數學在小學數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目前一些教師并沒有真正將游戲教學與數學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起來,學生很難在游戲中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因此,教師應加強和優化游戲教學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調整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和質量。
一、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的十分膚淺。因此,在學習新知識時,教師利用游戲課幫助學生將抽象的事物與特定的事物聯系起來,使學習游戲更生動、更有活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眾所周知,只有參加課堂活動的學生才能有效的激活他們的數學思維。運用游戲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抓住最好的機會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鼓勵學生更積極地探索知識。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可以思考和分析所學內容,最終理解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游戲課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表達能力,更好地組織學生的數學思維,對提高學生核心素質有很大幫助。
(二)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能力
小學的認知領域狹窄,如果數學教師仍然沿用以前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很容易對數學產生心理抵制。通過有效滲透游戲教學,學生可以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積極主動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當小學生接觸到數學概念時,他們會在游戲中感知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在課堂游戲后,從最終的教學情境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三)切實優化傳統教學模式
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內涵的轉移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注入了新鮮血液。它能有效改變傳統小學數學課堂直接傳授知識的局面,使教學氣氛更加活躍,使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問題的解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學生參與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將充分激發他們的認知潛能,這將對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和認知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二、利用教學游戲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在預習環節融入游戲元素
良好的課前導學活動是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和前提。教師應善于發揮課前導學教育的領導作用,并通過有效的預習幫助學生奠定課堂教育的基礎。在預習階段,教師要根據小學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游戲化融入到知識內容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具備主動性,滿足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需求,引導他們在預習中有效地完成學習過程。例如,教師在教學“幾何圖形”這一新知識點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個用多邊形的變形金剛的圖片,讓學生在預習新知識時找出變形金剛用到了多少個多邊形?借助這個有趣的的圖片,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對學習的關注,還可以為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做出貢獻,為課堂新知識的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在擴展學習借助游戲化教學
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和執行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許多學生習慣于根據老師的任務學習,這阻礙了他們獨自思考和想象的提升。因此,小學教師應該通過游戲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教師應將課堂留給學生,通過指導和鼓勵學生思考和實踐,以增加學生的感知體驗。教師根據課程為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參與性游戲活動,并味學生設計實踐練習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游戲中,學生可以理解本章中描述的知識,這節省了課堂互動的時間,并為擴展他們的知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厘米,分米,米的單位轉換時”時,教師首先給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學校有條200米的跑道,那里分米是多少呢?厘米又是多少呢?”最后可以讓學生帶著卷尺去進行測量,同時也幫助學生體會記憶的內容,讓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當學生理解這一知識點后,再提出“根據厘米,分米,米的轉換規律,那么千米的長度是多少呢”。這一問題能有效地促進教學內容的拓展,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在游戲環節合理評價
在游戲教學中,教師還必須客觀地評估教學效率,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做好記錄,并在結束時預留出十五分鐘來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
以便學生結合游戲評估他們學到了多少知識。同時,教師應該給出好的建議,評估學生游戲的效率,然后評估學生知識的強度。例如,在“跳格子闖關”游戲中,利用游戲的闖關模式,不同的格子之間設置不同的任務關卡,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新知識。這種游戲形式采用“絕對評價”的方法。教師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手段,將不同難度與學生的內容和水平結合起來,積極參與游戲。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他們是否成功地通過了一定的水平來評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目的。失敗意味著學生需要加強這一部分的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根據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來給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使用競爭模式的游戲化教學,競爭模式采用“相對評估”,根據競爭規則將學生公平的分為若干小組,并在小組之間進行競爭,包括搶答等競爭形式,以擊敗對方為游戲的最終目標。教師根據優勝者和失敗者給予適當的獎懲,這使比賽變得有趣。
結語
游戲化教學是一種適合小學生年齡和身心特點的教學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學習的信任。小學階段是學生為今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合理運用游戲化教學,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好游戲的控制和設計,充分體現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和視野,不斷豐富游戲化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海軍.游戲化教學激發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
[2]張占雄.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新課程,2021(1)
[3]張玲燕.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2021(7):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