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共同影響下,小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在美術欣賞教學活動中受到了重點關注。文章闡述了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的必要性和作用,分析了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的基本原則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策略,以期促進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發展和改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作者簡介:余正超(1993—),男,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袁莊小學。
小學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能力、美術表現、創新能力、文化理解等多個方面。基于核心素養理念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進行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需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個人發展需求科學選擇教學手段,并在欣賞教學中加強對小學生的指導和鼓勵,幫助小學生掌握和應用美術欣賞技巧,從而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理解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綜合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理念開展的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和推廣。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順利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一、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的必要性
1.滿足小學生個人成長需求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藝術審美素養,這就意味著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能夠滿足小學生個人成長的基本需求。美術欣賞課的開展能夠豐富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只有在滿足小學生個人成長需求的基礎上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才能夠確保小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有所收獲,引導小學生利用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促進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2.符合綜合素質教育標準
素質教育理念是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指導,小學美術欣賞課的開展需要符合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和標準。素質教育針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明確規定,要求不僅要重視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要提升小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審美意識。素質教育明確了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地位,因此教師要根據新時期小學美術教育目標不斷完善和優化美術欣賞課,致力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能力,在教學上根據新時期全面發展人才培養要求來開展教學。此外,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要將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與美術教學內容相結合,引導小學生對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和學習,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
(二)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的作用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小學美術欣賞課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基礎內容,同時也是小學生學習美術創作理論和繪畫技巧的重要渠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開展欣賞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教師通過小學美術欣賞課將古今中外的優秀美術作品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并引導小學生進行鑒賞學習,能夠拓展小學生的美術知識面。另外,小學美術欣賞課還能夠利用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創作熱情,促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欣賞課中,以此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加深小學生對優秀美術作品的印象,為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2.有利于促進小學美術課程的優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模式被應用于教育領域。而基于素質教育理念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美術作品選擇相對應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豐富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內容,還可以促進小學美術課程的優化和完善。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新時期美術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并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開發美術欣賞教學資源,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藝術天賦有所差異,教師也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結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科學的教學手段,在此基礎上推動小學美術課程的發展和改革。
二、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主要是指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重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迎合小學生的審美心理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圍繞小學生的綜合發展要求來開展美術欣賞教學,以此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時,若是脫離了小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和實際學習需求,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就會降低。因此,教師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從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入手,設計符合小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需求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逐步引導小學生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小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同步發展。
(二)時代性原則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時要遵循時代性原則,根據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和教育發展方向,不斷優化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著力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率。
時代性原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要在時代性原則的基礎上設定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標,并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與時俱進,進而促進小學美術課程的高效開展。另一方面,教師要在時代性原則的基礎上選擇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和價值觀念的美術作品,利用美術作品凸顯時代精神,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三、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欣賞教學的作用不受重視
欣賞教學作為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基礎教學內容,對小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和藝術修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忽視了欣賞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美術學科雖然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學科,但是相對于語文、數學等必考學科,其教學時間少之又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小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參與性。此外,在學習壓力和教學時間的限制下,大多數小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全身心參與到美術欣賞教學中,導致小學生對美術欣賞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和學習熱情,無法從根本上激發對于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這就難以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二)教師專業教學能力不足
由于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因此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但是部分教師存在教學能力不足的問題,其教學能力難以滿足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就會限制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主要是在藝術鑒賞的基礎上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作品欣賞上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并且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美術作品欣賞方式。但是,部分教師對美術欣賞缺乏專業的理解和認識,其具備的專業能力并不能滿足小學生的美術欣賞學習需求,故而導致小學生無法從根本上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的獨特性和藝術性。
小學美術教師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若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就無法根據小學生的綜合表現和發展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同時也無法在課堂上及時解決小學生提出的美術欣賞問題。因此,如若教師現有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不符合新時期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要求,就不利于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四、核心素養下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的策略
(一)明確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教學目標
科學的教學目標能夠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制訂符合小學生發展要求的教學目標,以此來培養小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下,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綜合表現和藝術天賦明確教學目標,從而確保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利用圖像教學、影像教學、美術作品欣賞以及視覺符號理解等教學形式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那么教師就要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加強對上述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使美術欣賞課堂呈現出多元性、專業性和趣味性。
(二)重視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重視美術欣賞教學活動的開展,正確認識欣賞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地位和價值,并且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美術欣賞學習活動中,實現審美能力培養和藝術修養等的全面提升。
具體而言,教師可利用趣味教學法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活動,從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和作品入手,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美術創作欲望和藝術思維。例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人需求,設計趣味性的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教師可播放相關的美術作品圖片或者視頻,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最后再鼓勵和引導小學生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欣賞的見解和看法,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小學生掌握和應用美術欣賞技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提高教師美術欣賞教學能力
要想提高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要提高美術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滿足新時期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育要求。
教師美術欣賞教學能力的提高要從新時期的教學發展方向出發,以欣賞教學理論為核心,同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審美能力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手段,合理設計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內容和流程,以此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提升小學生的藝術素養。
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情況和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情況,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流程,結合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需求開發教學資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要從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要求入手,將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審美能力培養作為欣賞教學的主要目標,幫助小學生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征,在此過程中,學生實現了美術專業素養的發展,教師也能夠實現個人專業能力的提升。
結語
在現階段的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科學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活動,還要重視對小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因此,教師就要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融合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重視對小學生美術素養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促使小學生自主創作能力的提升和個性化發展,使小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素養同步提升,從而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智美,馮文敏,張悅.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美術鑒賞課教學策略研究:以“二十四節氣”主題為例[J].山西青年,2021(09):195-196.
[2]馬俊.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文淵(小學版),2020(05):850-851.
[3]陳捷.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21):243.
[4]汪桂竹.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30):218.
[5]韓煜.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5):1008.
[6]徐博.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探究[J].文淵(高中版),2020(0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