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娟
摘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物理課程核心素養,倡導科學探究,突出問題導向,強調真是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不斷探索中解決物理問題,是逐步養成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 根據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設計合理的課堂觀察量表。通過實際課堂觀察,不斷反思完善,總結經驗和教訓,更好的在課堂教學中形成物理學科素養。
關鍵詞:物理學科素養;科學探究;課堂觀察量表
一、問題的提出
核心素養的根本是培養適應學生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課程的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物理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物理課程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人類科學事業的傳承與社會發展。新課程標準修訂后,已把物理學科素養的落實正式納入課程標準。教育不只是一味地教會學生知識,更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行為修養、品質素養的發展與培養。這樣,學生的將來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溶入并參與社會的發展建建設中,才能真正地成為合格的接班人。
二、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是生成物理學科素養的關鍵
在新課程標準中,一級主題增加了兩個分別是實驗探究和跨學科實踐。其中實驗探究又分為三個二級主題測量類學生必做實驗、探究類學生必做實驗、創新類學生必做實驗。跨學科實踐下面的三個主題為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物理學與工程實踐、物理學與社會發展。
科學探究主要包括問題、證據、解釋、交流等要素。通過科學探究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不斷滲透,會使學生逐漸具有科學探究的意識、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能夠發現問并提出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及提出問題的能力,能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案,會通過實踐操作等方式收集信息,初步具有獲得證據的能力,能分析處理信息,得出結論,具有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做出初步解釋的能力,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能自我反思和聽取他人的意見,具有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倡導科學探究,突出問題導向,強調真是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不斷探索中解決物理問題,是逐步養成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
三、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科學探究角度的課堂觀察維度的設置和觀察點的選取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物理課程核心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促進人類科學事業的傳承與社會發展。科學探究就是人們在研究各類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問題時所采取的方法,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權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在設計課堂觀察量表時以科學探究的七個環節作為觀察維度。每一個觀察維度里設置了二到三個觀察點,分別從教師德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兩個視角進行觀察。以《眼睛和眼鏡》這節課為例,課堂觀察量表如下:
四、目前實踐中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主要與初中物理教學接軌,沒有更多的理論支撐。
觀察維度選取過多,沒有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突出重點。
觀察教師過少,觀察的不夠全面。
基于以上三點分析,一定要總結經驗教訓,設計更科學合理的觀察量表,并把觀察結果反饋應用于課堂教學,更好的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7
[2]阮享彬 淺談物理概念教學中科學思維的培養 物理教學 2017